王國維是個怎樣的人物?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王國維傳(清史稿·列傳二百八十三) 王國維,字靜安,浙江海寧州諸生。少以文名。年弱冠,適時論謀變法自強,即習東文,兼歐洲英、德各國文,並至日本求學。通農學及哲學、心理、論理等學。調學部,充圖書館、編譯名詞館協修。 辛亥後,攜家東渡,乃專研國學。謂:“尼山之學在信古,今人則信今而疑古,變本加厲,橫流不返。”遂專以反經信古為己任。著述甚多,擷其精粹為觀堂集林二十卷。返國十年,以教授自給。 壬戌冬,前陜甘總督升允薦入南書房,食五品俸,屢言事,皆褒許。 甲子冬,遇變,國維誓死殉。駕移天津,丁卯春夏間,時局益危,國維悲憤不自制,於五月初三日,自沈於頤和園之昆明湖。家人於衣帶中得遺墨,自明死誌,曰“五十之年,祗欠壹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雲雲。謚忠愨。海內外人士,知與不知,莫不重之。 作為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又是中國史學史上將歷史學與考古學相結合的開創者,確立了較系統的近代標準和方法。 這位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於壹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收入其《遺書》的有42種,以《觀堂集林》最為著名。) 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的結束人,最近八十年來學術的開創者”。 梁啟超贊其“不獨為中國所有而為全世界之所有之學人”,而郭沫若先生則評價他“留給我們的是他知識的產物,那好像壹座崔嵬的樓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壹段異樣的光輝”。 學術著述(參見《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總目) 《觀堂集林》二十四卷 《觀堂別集》四卷 《庚辛之間讀書記》壹卷 《苕華詞》壹卷 《靜安文集》壹卷續集壹卷 《爾雅草木蟲魚鳥獸釋例》壹卷 《兩周金石文韻讀》壹卷 《觀堂古今文考釋》五卷 《史籀篇疏證》壹卷 《校松江本急就篇》壹卷 《重輯蒼頡篇》二卷 《唐寫本唐韻校記》二卷佚文壹卷 《殷禮征文》壹卷 《聯綿字譜》三卷 《補高郵王氏諧聲譜》壹卷 《釋幣》二卷 《簡牘檢署考》壹卷 《魏石經殘石考》壹卷附錄壹卷 《宋代金文著錄表》壹卷 《國朝金文著錄表》六卷 《漢魏博士題名考》二卷 《清真先生遺事》壹卷 《耶律文正公年譜》壹卷余錄壹卷 《五代兩宋監本考》三卷 《兩浙古刊本考》二卷 《古本竹書紀年輯校》壹卷 《今本竹書紀年疏證》二卷 《古行記四種校錄》壹卷 《蒙韃備錄箋證》壹卷 《黑韃事略箋證》壹卷 《聖武親征錄校註》壹卷 《長春真人西遊記校註》二卷 《乾隆浙江通誌考異殘稿》四卷 《觀堂譯稿》二卷 《人間詞話》二卷 《宋元戲曲考》壹卷 《唐宋大曲考》壹卷 《戲曲考源》壹卷 《古劇腳色考》壹卷 《優語錄》壹卷 《錄鬼簿校註》二卷 《錄曲余談》壹卷 《曲錄》六卷 《都四十三種》壹百零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