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是非常喜歡自己的孩子的,為若子之死寫了許多篇文章,有的篇章不禁使人動容。而若子死的時候才14歲,又是誤診所致,他的日本夫人每天要在她的牌位前作日本式的禱告,想必每到忌日,所思交集,也許在家還會作壹點祭奠,也有可能。所以,偶然記起還是很“悲哀”,看到相關的古籍,想象她“要是在人世該是什麽樣子……”也是人之常情。故在文中,如此說:
“蓋有鬼論者憂患的人生之雅片煙,人對於最大的悲哀與恐怖之無可奈何的慰藉,“風流士女可以續未了之緣,壯烈英雄則曰二十年後又是壹條好漢”。相信唯物論的便有禍了,如精神倔強的人麻醉藥不靈,只好醒著割肉。關公刮骨固屬英武,然實亦冤苦,非凡人所能堪受,側其乞救於嗎啡者多,無足怪也。”
鬼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