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漢高祖劉邦當了皇帝後把父親劉太公接到京城住,劉太公不習慣過宮廷生活,劉邦按照家鄉格局為父親修了壹個新豐邑,其街道房屋雞犬壹似其舊。就連當地酒肆餅鋪也照原樣遷來。由此可見,當時吃餅之風已十分盛行了。
西安名點“太後餅”就是源於西漢時的宮廷食品,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有個不受寵的妃子薄氏,其子劉恒被封為代王。劉邦死後,呂氏專權,諸呂之亂被平息後,大臣們認為先帝後妃中薄氏為人忠厚仁慈,便擁立代王劉恒為帝即漢文帝,薄氏被封為太後。薄太後最喜歡食用壹種用白面、豬油精制而成的餅,薄太後每去櫟陽省親,其廚師必隨行,制餅技術便從宮廷傳至民間,世人稱為“太後餅”,壹直流傳至今,西安幾家大餐館都專營這種“太後餅”。魏晉以後,餅的花樣日眾,大致有“蒸餅”、“烤餅”、“煮餅”幾類。
蒸餅開始是死面的,稱“牢丸”。後來人們發明了發面的辦法,於是就有了“發面餅”。以後蒸餅形狀不斷改進,由扁而圓就成了饅頭。相傳三國時蜀漢諸葛武侯征伐孟獲,人日蠻俗多邪術,必祈於神,然蠻俗祈神必殺人以人頭祭之……武侯認為不妥,故以羊豕之肉包之,以面做成人頭狀祭之,由此,壹些書籍中都把饅頭說成是諸葛亮發明的。蒸餅名稱沿用很久。宋代仁宗名趙禎,“蒸”字與“禎”字讀音相近,為避諱,朝廷下令把“蒸餅”改為“燒餅”。《水滸》中武大郎賣炊餅也就是蒸餅,也可能就是今天的饅頭。有的饅頭裏加了餡就是包子。宋代時,包子鋪已很普遍,《水滸傳》中就有“母夜叉”孫二娘賣人肉包子的描寫。到了唐代,出現了在火上燒烤的餅,稱為“爐餅”,撒上些胡麻(芝麻)叫“胡餅”、“麻餅”,唐朝時,京城長安中的胡麻餅已很出名。白居易《寄胡餅與楊成州》中關於“胡麻餅樣學京教,面脆油香新出爐”的詩句可以為證,胡麻餅大概就是今天人們食用的“燒餅”,後來經過變化出現了餡餅。面食帶湯古代統稱“湯餅”,後演化成今天的面條、餃子、湯圓等。面條又稱索餅,古籍中說“食以索餅”就是指的面條。面條因長而細瘦,故諧音長壽,所以歷來有生日食面條之風俗。另外有些地方有接風餅子、送行面之說。
另壹種湯餅即餛飩,它與無餡的面條不同,隋初顏之推說:“今之餛飩形如偃目,天下通食也。”這種餛飩類似今日的餃子。前些年,北京故宮展出新疆吐魯番唐代墓葬品中發現的餃子,其形狀正如顏氏所雲,和今天餃子形狀已無大的差別了。由此可見,唐代人們已廣泛食用餃子,並傳播到了邊遠地區。此外,由來已久的油餅、油條、薄脆及春卷、月餅、桂花餅等都是傳統面食。近年來,經過烹飪者的不斷努力,在挖掘整理、繼承發揚傳統面食技術的特色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經過不斷創新,使新品種不斷湧現。面食技術不但在國內發展,也逐步傳播到國外。如國際上享有盛名的意大利空心面和風靡世界的方便面,傳說都是在中國面條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發明的。正如方便面發明人日籍華人安滕百福所言,中國是面條的故鄉。安滕百福曾先後三次率團到中國訪問,走訪了大江南北,收集了100多種面食資料,回東京後以“面路之行”為題搞了壹個別開生面的展覽。由此可見,我國古老的面食不但在國內發展,而且也為世界食品的發展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