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二戰時英美盟國對德國戰俘既有仇恨又有同情?

為什麽二戰時英美盟國對德國戰俘既有仇恨又有同情?

二戰結束後,英、美、法三國交出了約500萬德國戰俘。當時德國士兵迷信英美,沖到西線撤退投降。除法國外,部分戰俘被遣送回國做苦力,大部分被囚禁在德國中西部的露天集中營。從1945年夏天到1946年初,據估計大約有100萬德國戰俘死於饑餓和盟軍的仇恨。

是德國士兵在第二站結束前投降了。當時,大約有20萬名士兵被派往美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幸運地返回了家園。

德蘇戰爭第壹年,大概有五六百萬紅軍被建制打敗,大部分是德軍俘虜,被當苦力,被折磨。所以蘇軍對德軍俘虜並不手軟。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30萬德軍中除戰死者外,約有10萬人投降,最終活著回到德國的不到3000人,都是官職。

當時德國人知道被派到東線是死路壹條,所以能夠英勇作戰。1945柏林決戰,以雙方傷亡30萬告終,是典型的互不相讓,魚死網破。

德國人對二戰的反思是多方面的。除了不斷揭露德國給別人帶來的災難,更多的是揭露第三帝國是如何壹步步自掘墳墓的。當時的著名歷史人物,從將軍到演員,都在壹系列歷史紀錄片中進行了分析,主題鮮明。不僅希特勒發動了這壹切,德國的悲劇也是當時普通德國人的錯誤選擇。

這種根深蒂固的教育後果就是德國人普遍厭戰,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地關註和平。當年波黑內戰,德國支持不出兵,科索沃危機不想出來。德國青年必須被強制服兵役,許多人寧願參加為期壹年的以工代賑計劃,也不願當兵九個月。

加拿大作家約翰·格蘭特(John grant)在查閱大量資料、多方采訪後,意外發現了壹個驚人卻鮮為人知的秘密:二戰結束時,美軍德國戰俘集中營有壹百萬投降的德國戰俘死於人為的饑餓、疾病和缺醫少藥。他花了三年時間查閱當時同盟國(美國、英國、法國、蘇聯等)的政府檔案。)並與當事人交談。記錄了以下事實。到1945年5月,德軍向美英法投降人數大致如下:蒙哥馬利英軍投降德軍俘虜50萬,英加聯軍投降200萬。這些俘虜大多在德國投降後被釋放回國,其中30萬人被送往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力。美國在歐洲和北非傷亡525萬。美國對德國戰俘的處理與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不同。當時盟軍歐洲最高統帥部的指揮官是艾森豪威爾將軍,他不願意與英國人合作處理德國戰俘。因為英國人是按照日內瓦公約對待戰俘的,即戰俘在食宿等基本生活條件上不能比俘虜他們的軍隊的士兵差,並且有與家人通信的自由,所以紅十字會定期探訪戰俘營。但是艾森豪威爾決定親自動手。1945年4月,他提出壹項建議,將德國戰俘分為兩類:1和投降戰俘。2.已經交出武器的敵對武裝力量。第壹種人按照日內瓦戰俘公約對待,第二種人按照艾森豪威爾的指示,仍然按照敵對武裝對待,即即使投降,也是可以殺的。事實上,到1945年8月,所有德國戰俘都被歸為第二類。根據國際紅十字會1945年5月的材料,被俘德軍戰俘的健康狀況除受傷外,基本健康。然而,在美軍戰俘營,情況迅速惡化。戰俘被安置在露天的黃土坡上。沒有帳篷遮風擋雨,沒有太陽,沒有樹蔭,也沒有房子。強壯的囚犯用手挖了壹個洞,像田鼠壹樣蜷縮在洞裏。虛弱的囚犯躺在戶外。晚上太冷了,壹堆人擠在壹起取暖。有時候下大雨的時候,洞裏的土會松動坍塌,倒黴的“地老鼠”就被活埋在裏面。這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戰俘得不到食物和水。當時的情況並不是缺糧。根據當時盟軍和國際紅十字會披露的材料,美軍在歐洲的糧食總部存有大量糧食,國際紅十字會在瑞士存有10萬噸糧食。但是饑餓在戰俘營中蔓延。戰俘得不到足夠的飲用水。有時候這條河就在營地附近,但即使是那些臟水囚犯也不能喝。曾在美國駐歐洲醫療隊工作的托馬斯·梅森和查爾斯·貝斯利兩位醫生參觀了美國戰俘營。在1950中,他們寫道“大約有10萬人衣衫襤褸,蜷縮在齊膝深的泥濘中,骯臟、憔悴、瘦弱、目光呆滯”。疾病在德國戰俘營中迅速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和壞血病。國際紅十字會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多次被美軍拒絕,戰俘的生活在沒有醫療和藥品的情況下“自動消失”。這是大量戰俘死亡的主要原因。從4月1945,艾森豪威爾將大量德軍戰俘定義為“解除武裝的敵對勢力”,到1946年1月,100萬德軍投降戰俘從美軍戰俘營中消失。到l950年,大部分未登記的德軍戰俘資料都被美軍相關機構銷毀了。死在戰俘營裏的100萬德軍人數,相當於1941到l945年在西線與盟軍交戰中死亡的德軍人數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在這樣的殺戮中結束的。死亡人數不亞於原子彈爆炸下的日本。

關於二戰中德國法西斯虐待戰俘,屠殺猶太人的事件,通過影視作品,小說,文章的放大宣傳,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毒氣室燒屍爐,最後解決了,死亡集中營!人民增加了對法西斯罪惡的認識,同時也越來越痛恨希特勒和納粹德國,認識到納粹主義是世界罪惡的根源,是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和必要性。如果我們知道法西斯主義是錯誤的,那就是犯罪!那我們只是人肯定不會這麽做。但如果民眾能關心二戰勝利後那些德國戰俘的命運,知道壹些真相,還有什麽值得深思和反思的嗎?所謂的《日內瓦公約》在壹些強國眼裏就是壹張廢紙。

據統計,東線被俘德軍估計在250萬人左右,這些俘虜大多在戰爭後期被蘇軍包圍,無法突圍。能跑的逃到西方投降英美。比如捷克斯洛伐克和庫爾蘭的德軍,無路可逃,除了死,就只能向蘇聯投降。其中,估計有50萬戰俘死於蘇聯集中營,但蘇聯確認的德國戰俘只有363343人。

稍微關心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戰的轉折點。蘇聯紅軍消滅了33萬德軍,其中俘虜9萬多人。但戰後只有5000人回到德國,其他人因為各種原因死在蘇聯西伯利亞的集中營。不知道妳看到這些話會不會想壹想。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納粹。社會主義國家監獄死亡率這麽高正常嗎?其中壹名幸運的5000人後來回憶道,“我們被蘇聯士兵驅趕著,邁著雙腿走向戰俘營。如果有人掉隊,蘇聯士兵會立即槍斃他。到了戰俘營後,我們三天吃壹次飯,每天都死很多人。2月2日至3月初期間,有5萬多名德軍俘虜死於傷寒。.....幸存的36000人被火車運往西伯利亞,壹半人死在路上。到達西伯利亞後,我們被迫在零下60度的天氣下工作,死亡率非常高。很快就只剩下6000人了……”

再對比壹個例子,這9萬人真的很幸運。在1943的科爾孫口袋裏,德軍撤退時,留下了全部3000名傷員和部分護士,希望成為蘇聯紅軍的俘虜。戰後蘇聯宣布,俄羅斯突擊部隊到達時,發現德軍傷員已全部中彈死亡,由此斷定德軍撤退時已將傷員全部擊斃。這3000德國人沒有資格成為戰俘。不知道這是不是壹場屠殺?反正這3000人的死,沒人受責備。這3000條命真的白死了。

蘇聯人雖然不是什麽好鳥,但和美國這種人權鬥士比起來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如果德國人想盡辦法逃往西方,向美英投降,等待他們的是什麽樣的命運?

到5月1945,德軍向美、英、法投降的人數大致為蒙哥馬利英軍投降的德軍俘虜50萬人。英加聯軍傷亡200萬。這些俘虜大多在德國投降後被釋放回國,其中30萬人被送往法國作為“重建法國”的勞動力。壹名在非洲被俘的德國人回憶說,在英國戰俘營裏,每天的口糧是12塊小餅幹和兩杯茶。向美軍投降的520萬德國戰俘遭受的恐怖待遇比向蘇聯投降的人還要糟糕。據說有100萬德國囚犯在集中營裏被折磨致死。當然,這個聳人聽聞的數字是無法核實的,因為美國銷毀了這個領域的所有檔案。估計可能有些誇張,但死在美國集中營的德國囚犯人數絕對令人震驚。這是自詡為世界文明傳播典範、民主守護者的美國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美軍設置的德軍戰俘營是露天的,每1000人壹個方陣。隔著鐵絲網,沒被砸,白天暴曬,晚上結冰,下雨。衣衫襤褸的戰俘們蜷縮在齊膝深的泥濘中,骯臟、憔悴、瘦弱、目光呆滯。給戰俘送飯時,戰俘排成兩排,前面有桌子,只有面包、巧克力、奶酪、肉幹等東西。壹名德國老兵回憶說,美國人在給戰俘食物之前,會先在食物上澆上汽油。吃飯時,人們抓什麽就抓什麽,因為很長時間沒有蔬菜和水果,飲用水和生活用水受到嚴格限制。疾病在德國戰俘營中迅速蔓延,主要是痢疾、傷寒、壞蛆和肺炎。

食物的嚴重短缺,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導致大量原本身體健康的德軍戰俘死亡。壹些集中營周圍的德國婦女將食物扔進鐵絲網,立即被發現的美國憲兵開槍打死。當許多戰俘滿身泥土死去的時候,清澈的河水就在鐵絲網的另壹邊,10多米遠.....死在美國戰俘營的德國戰俘人數相當於二戰西線德軍死亡總人數。這壹切的背後,始作俑者是艾森豪威爾,他被人們和歷史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英雄、戰略家、總司令和總統。

國際紅十字會視察戰俘營的要求多次被美軍拒絕,戰俘的生命在沒有醫療和藥物的情況下自動消失。遭到國際輿論強烈譴責後,德國囚犯被轉移到正規戰俘營。這時候,很多生命已經逝去。對於標榜自己是最民主、最註重人權的國家的美國來說,最大的諷刺是,二戰中被“邪惡”的納粹德國俘虜的9萬名美國戰俘,在關押期間被德軍照顧得很好,只有1600人死亡。美國把德國納粹的幾次大屠殺放大放大,卻對自己的惡行只字不提。

西方盟國在1950年釋放了所有戰俘,大部分德軍戰俘甚至只關押了壹年。蘇聯的情況完全不同:第壹批戰俘在7月底遣返,1946。當這些幸運兒的名單公布後,親友們通過電臺向他們問候。死在蘇軍戰俘營的德軍總人數是1.3萬,剩下的200萬幸存者最後壹批直到1.956才被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