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白雪》又名《陽春古曲》,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所作。琵琶大曲的代表作,其特點是綜合應用琵琶文曲、武曲的表現手法和演奏風格。在戰國時代成為楚國的高雅樂曲;亦指高深典雅、不夠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常跟“下裏巴人”對舉。語出劉向《新序》卷二《雜事第二》:“辭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陵采薇,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而已也。 ”李周翰註:“《陽春》、《白雪》,高曲名也。”後因用以泛指高雅的曲子。
成語出處: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宋玉是戰國後期楚國的壹位有主見的文官,從不隨聲附和別人的主張。楚王聽別人說了他壹些壞話,就把宋玉找來問道:“妳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對啊?為什麽有許多人都對妳不滿意呢?”宋玉答道:“先讓我說件事吧!有壹個歌唱家在京城唱歌。開始唱的是楚國最流行的民間歌曲《下裏巴人》,這時圍觀的人中有好幾千人跟著唱。接著他又唱起比較高深的《陽阿薤露》,跟著唱的就只有幾百人了。當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陽春白雪》時,跟著唱的就僅剩幾十人了。最後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別和諧的最高級的歌曲。能跟著壹塊唱的人就僅僅幾個人了。可見歌曲越是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啊!”接著,宋玉又說:“文人之間也是壹樣。那些傑出的人物誌向遠大、行為高尚,壹般人當然不會理解了,我的情況正是這樣的啊!”楚王聽了宋玉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就沒有再追問下去。
成語“陽春白雪”“下裏巴人”由此得來。“陽春白雪”後來就用來代表高雅的文藝作品,而“下裏巴人”則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結論二:“現在是‘陽春白雪’和‘下裏巴人’統壹的問題,是提高和普及統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