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如何理解“觀物知物”這個成語的含義?

如何理解“觀物知物”這個成語的含義?

探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中國古代哲學的認識論命題。朱承認與物(物)的接觸是獲得知識(知識)的途徑,但他認為心靈被人的欲望所蒙蔽,所以知識是不完整的。只要通過格物的功夫擺脫人的欲望,就知道了天地之理的壹切。顏元把事情解釋為“犯了罪(動手),實際做了”,認為“先做事後知”,肯定先於知,這是樸素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觀點。

從事物中認識知識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壹個重要概念。是儒家專門研究事物的理論。已經失傳,源於《禮記》?《大學》的八大目標——敬事、知、誠、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寫明“欲誠者,先知;知識存在於事物之中。內容而後知,知識而後誠。”

而《大學》中只有這壹段提到了“師事”,但之後並沒有給出任何解釋,而且先秦古籍中也沒有“師事”、“師事”等詞語的借鑒,這就使得“師事”的真正含義成了儒家的壹個謎。2012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將“通過研究事物認識知識”解釋為“研究事物的原理以獲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