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遼闊的草原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蒙古族文化和習俗。
內蒙古大草原
提到內蒙古,人們首先會聯想到壹望無際的大草原。內蒙古有“六大景觀”:草原、古跡、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它們構成了獨特的旅遊景點,其中草原景觀最為重要。內蒙古草原相當遼闊,東起大興安嶺,北接國境線,南接陰山山脈(含鄂爾多斯高原),西接甘肅黃土高原,面積88萬多平方公裏,居全國五大牧區之首。“內蒙古草原”是內蒙古所有草原的統稱,其中以東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和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最為著名。呼倫貝爾草原是中國最豐富、最優良的草場,面積654.38+0.4億畝。河流眾多,地下水充足,到處都是茂盛的草地和牛羊。錫林郭勒草原是內蒙古重要的傳統牧場,位於濕潤草原和荒漠草原之間。雖然自然條件不如呼倫貝爾草原優越,但仍是優良的牧場。
夏日的草原,充滿詩情畫意。藍天白雲下,小草在生長,野花在盛開;蒙古蒙古包點綴著白帆;羊群在牧歌聲中輕輕遊動,緩緩移動。為了讓遊客更好地欣賞草原的偉大風光,內蒙古開辟了呼倫貝爾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旅遊區,包括以錫林浩特為中心的典型草原特色,呼和浩特附近的“趙賀”草原旅遊點和“灰騰錫勒”草原旅遊點。人們在欣賞美麗草原的同時,還可以看到蒙古牧民的風采。
騎馬的人
在內蒙古高原遼闊的草原上,世代生活著壹個以勤勞勇敢、善鬥著稱的偉大民族——蒙古族。據《蒙古秘史》記載,大約在唐朝的7世紀,蒙古人的祖先生活在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埃爾貢河南岸。唐代稱“吳萌十衛”,宋遼金時又稱為“蒙古”、“蒙古”、“蒙古李”。後來,它逐漸從最初生活的埃爾貢河流域向西發展到厄恩、克魯倫、圖拉三河和肯特山的上遊。12世紀,蒙古人已經發展成為壹個強大的民族,馳騁在沙漠南北的廣闊草原上。1206年,蒙古族傑出的領袖鐵木真統壹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鐵木真被擁戴為可汗,被尊稱為“成吉思汗”。經過60多年的戰亂,成吉思汗及其後裔消滅了西夏、金、南宋,建立了元朝。蒙古族人口300多萬,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信奉喇嘛教。
蒙古族是壹個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歷史上長期過著遊牧生活,這種遊牧經濟被形象地稱為“住蒙古包的人”經營的畜牧業經濟。馬是遊牧民族不可或缺的東西,蒙古族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們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先民們唱著“生在馬背上,長在馬背上,手舞足蹈,馬具馬具,兇馬馴化!”“歷史上橫掃東亞大陸的成吉思汗及其後裔,憑借精良的戰馬和驍勇的士兵所向披靡。因此,蒙古人也被稱為“馬背上的人”。
蒙古寶樂車樂
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的居住建築。它們散落在草原上,就像綠海中的白帆。蒙古蒙古包的原始形態在《史記》、《漢書》等古籍中已有記載。形似華蓋,有圓形尖頂,頂部覆蓋壹層或幾層羊毛氈,稱為“氈帳”、“窯屋”。“蒙古包”的蒙古語名稱是“蒙古包”或“蒙古包”。《黑龍江筆記》載:“穹窿,國語(註,滿語)稱蒙古語伯,‘伯’的通俗讀音為‘保’。”據此,“蒙古蒙古包”用滿語音譯。
蒙古包的結構體現了遊牧生活的需要和草原生活的特點。骨架由數十根“黑泥”桿和用細木桿編織的“哈納”網組成,骨架上覆蓋羊毛氈將其密封,從而形成蒙古包。工藝簡單,節省材料,易拆卸,易搬遷。包的頂部是錐形的,所以下雪天不下雪,下大雨也不積水,實用又美觀。蒙古包有兩種。壹種在蒙古語裏叫“Urgogema”,屬於轉移型,為水草移動而設計。壹種叫做“托古麗·卡爾格爾”的蒙古語是固定的。轉移蒙古包多為錫林郭勒草原和呼倫貝爾草原;固定袋常見於哲裏木盟和昭烏達盟,適用於農牧經濟區。目前,靠水草為生的遊牧生活逐漸被定居的遊牧生活所取代。除了偏遠地區的原始蒙古包,大部分蒙古族牧民已經開始定居,有的已經住進了磚房。古老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樂車樂是內蒙古草原的又壹道風景。“樂樂”是牧民在驅趕動物時發出的聲音。樂樂大車是牛拉的,輪子大,直徑1.4m,跟牛壹樣高。軸和輪子由樺木制成,堅硬耐撞,重量輕。冬天的草原積雪齊膝,夏天的草地郁郁蔥蔥,泥濘不堪。這種輕巧靈活、輪子很大的“樂車樂”非常實用,不會有掉進深雪或沼澤的危險。樂樂車的車身壹般都在4米以上。牧民搬家,就把兜帽蓋起來,全家人住在裏面。“如果妳旅行,汽車將是房間,如果妳停下來,地毯將是小屋。”勒車樂是草原牧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日常生活中主要用於拉水和運輸燃料,搬家時裝載蒙古包和生活用品。歷史上,在戰爭期間,車樂被用作運輸輜重的草原戰車。因其在深草深雪中行進迅速,故稱“草上飛”。現在,雖然草原上有了汽車,但牧民們依然鐘愛歷史悠久的“車樂”,方便實用。每家都有壹個或幾個,經常可以看到在車樂遷徙或聚集的牧民,幾十個首尾相連,悠閑自在。
腳包
敖包又叫腦包、鄂博,蒙古語是“堆子”的意思。敖包最初是作為道路和邊界的標誌,後來逐漸演變成供奉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內蒙古敖包的形狀基本壹致,就是堆起來的石頭是平臺,橋臺分大、中、小三層,層層疊加形成壹個圓錐體。在沙漠中,它是由柳條制成的。有的地方敖包壹家獨大,有的地方敖包群體眾多。壹般有七個,中間的主雙簧管較大,兩邊各有三個小雙簧管;有的還在大敖包的東、西、南、北四周燃放三個小敖包,形成十三個敖包的敖包群。主敖包中間掛旗(用帶經書的白綾制成),每個小敖包上插樹枝,祭祀時在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有些敖包屬於壹個家族,有些則屬於壹個或幾個村官。
每年的六七月都要祭祀敖包。牧民帶著祭品前來參加節日,或坐在樂樂車上,或騎在大馬上。如果條件允許,將邀請活佛和喇嘛主持儀式。敖包面前放著壹張長方形的木桌,上面擺滿了供品,首席祭司活佛坐在桌後,數著佛珠,誦經念佛。喇嘛們恭恭敬敬地跪在活佛兩側,每側壹名中年喇嘛手持大名,參加祭祀的牧民面向活佛跪下。在低沈粗暴的法國號聲中,祭祀開始了。所有的喇嘛和牧民都雙手抱胸鞠躬,嘴裏念咒作為祭品。最後,參加祭祀的人圍繞敖包從左到右轉了三圈,祈求神靈保佑人畜。整個儀式隆重、嚴肅、熱烈。儀式結束後,舉行傳統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箭、摔跤、唱歌和跳舞。青年男女借此機會躲在草叢裏,談情說愛,互相傾訴。這就是“敖包會議”。
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集會。“那達慕”意為“玩”,其前身是壹年壹度的“敖包祭祀”儀式後的娛樂活動。起初,只有騎馬、摔跤和射箭三種活動,參與者都是男性,因此被稱為“何鄂胡乃瓜熱本那達慕”,即“男人的三種玩法”後來活動數量逐漸增多,成為男女都有的群眾性文體活動。現在,那達慕大會通常在六月和七月舉行。屆時,壹大批藝術團、劇團、烏蘭齊木演出隊和電影放映隊將趕赴大會現場為牧民群眾演出。同時,那達慕大會是壹個物質交流的聚會。平時牧民居住分散,難得聚在壹起。大會期間,商務部門會將大量商品運送到會場,牧民會帶牲畜和畜產品到會場銷售,購買生活用品和物資。農業區也從這裏購買需要的牲畜。
那達慕大會上最引人註目的是賽馬、摔跤和射箭。參加賽馬的人數和年齡沒有限制,大部分是年輕人,二三十到上百人不等;比賽全程25公裏至35公裏,終點設在“那達慕”會場。獲勝的那匹賽馬開著紅花,非常光彩奪目。摔跤是深受蒙古族人民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蒙古摔跤有壹套獨特的規則和方法。摔跤手穿著由多層帆布制成的背心(稱為“趙德哥”),三色褲襠褲,腰間系著絲綢圍裙,穿著短蒙古靴或馬靴。身著這種服裝進場的人被稱為“布赫”(摔跤手),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猶如古代武士的再現。射箭是蒙古人從古代狩獵時期就積累起來的壹種謀生手段和防禦技能。在狩獵經濟向遊牧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射箭技術作為抵禦外敵入侵和野生動物襲擊的手段得以保留。那達慕大會射箭比賽分為靜射和騎射。每人射出九支箭,三輪完成。勝者由命中次數決定。
歌舞之鄉
內蒙古自治區被譽為“歌曲之鄉”和“舞動的大海”。蒙古族人民擅長歌舞,歌舞藝術豐富多彩,具有粗獷豪放、酣暢淋漓的特點。蒙古族民歌主要分為長調民歌和短調民歌。長調民歌流行於廣大牧區,節奏緩慢自由,詞少調長,壹般用蒙古語演唱;要麽抒情,要麽敘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歌曲《走上大興安嶺》和贊美詩是以蒙古族長調民歌為基礎的。短調民歌又稱爬山調、山歌,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等農業、半農業、半牧區。用漢語演唱,節奏、節拍規整,多以兩句押韻的形式出現,深受當地蒙古族和漢族人民的喜愛。很多地方還保留著古老的唱山歌的風格。
蒙古族傳統舞蹈種類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黛安舞、杯舞和筷子舞。黛安舞流行於哲裏木盟庫倫旗地區。最初是壹種宗教舞蹈,用於祈求神靈庇護,驅魔消災,解除病痛。過去以唱歌為主,所以又叫“唱黛安”。後來經過專業文藝工作者的搜集、整理和再創作,發展成為以主唱、伴唱為輔的舞蹈形式,並被搬上舞臺。碗舞和筷子舞主要流行於鄂爾多斯高原的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烏審旗。節日宴會上,人們興奮不已,傳遞碗筷,打著節拍,手舞足蹈。
馬頭琴是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傳統民族器樂,因琴頂刻有馬頭而得名。從這裏,我們可以再次領略到“馬背上的民族”對駿馬的深厚感情。馬頭琴最初被稱為“西秦”,起源於東湖(即庫莫西)的“Xi”。馬頭琴有幾種形狀,如梯形和正方形。它的發聲盒的框板是用硬木板做的,盒的兩面都包著馬皮或牛皮。與其他弦樂器不同,當馬頭琴演奏時,他的弓不是夾在鋼琴的內外弦之間,而是在兩根弦之外演奏。馬頭琴音色深沈悠揚,音域寬廣優美,常用於獨奏或自唱,深受人們喜愛。
史詩《江格爾》
蒙古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英雄史詩特別有特色。其中與藏族的《格薩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並稱為“中國三大史詩”的《江格爾》,以及《格斯爾汗傳》、《成吉思汗的兩匹馬》等。,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優秀作品。
史詩《江格爾》規模宏大,有十三章。它首先在現在居住在新疆的蒙古衛拉特人中傳播。它成型於明代,由蒙古族民間歌手“江格爾其”口頭演唱流傳至今。史詩講述了以江格爾為首的十二位“雄獅”英雄和寶木壩的六千多名勇士,英勇抗擊入侵家鄉的敵人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史詩結構類似蒙古說唱藝術,每章前都有序詩。開頭的序詩,講的是江二的故事和寶母巴的創作,相當於全詩的“引子”。史詩的每壹章都圍繞壹個中心人物展開,既可以獨立,又可以連貫,形成壹個有機的整體。史詩中還穿插了許多祝願、贊美、諺語和格言,貼近蒙古族人民獨特的日常生活,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