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叫刺參,是因為它的葉子有點硬,邊緣鋒利呈鋸齒狀,突出的部分又尖又硬,不小心就能割破手。小時候家裏養兔子,經常和弟弟去野外割草。看到這種帶刺的雜草,我就避著走,手刺得太重。
刺馬尾藻的紫色花朵在植株頂端盛開,頭上覆蓋著紫色的絨毛,看起來就像羊毛制成的紫色絨毛球。但這只是表象。如果妳伸手去摘,它也會紮手。
如果妳認為它是無用的雜草,那妳就錯了。小時候和大人壹起割草,割傷了手或者腿。成年人會摘下幾片刺五加葉的邊緣,放在我的嘴裏咀嚼,然後壓在傷口上止血消炎。大人們都說有用,但是小孩子總是健忘,我真的不記得到底有沒有用。
刺參的正式名稱為“大薊”,味甘、苦,屬心經、肺經。能“涼血、止血、化瘀、消腫”。用於鼻衄、吐血、血尿、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瘡。“相關內容不僅可以在《本草綱目》、《千金方》等古籍中找到,也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找到。
前兩天,我出去玩,嶽明特意找了海參。她在喝中藥,醫生叫她“用薊作引子”。我們在火車站附近拔了幾棵樹,那裏的海參長得沒有河邊好。
我想告訴她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