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杜牧最有名的七言絕句

杜牧最有名的七言絕句

杜牧最有名的七言絕句有山行、赤壁、秋夕。

1.杜牧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學家,宰相杜佑之孫。大和年間,考中進士,起家校書郎,歷任淮南節度使掌書記、監察禦史、宣州團練判官、殿中侍禦史、內供奉、左補闕、史館編撰、司勛員外郎,外放黃、池、睦、湖等州刺史。

晚年長居樊川別舍,世稱杜樊川。大中六年,去世,時年五十。性情剛直,不拘小節,不屑逢迎。自負經略之才,詩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宮賦》為最著,詩作明麗雋永,絕句詩尤受人稱贊,世稱小杜。

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題烏江亭》等,膾炙人口。年輕時,好讀兵書,註解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戰論》《守論》《原十六衛》等文論當代兵事。

會昌三年(843年),昭義軍叛亂,上書宰相李德裕,討論用兵之法,為德裕采納。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詩集註》、《樊川文集》。

2.七言絕句

七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的壹種體裁,簡稱七絕,屬於近體詩範疇。此體全詩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韻、粘對等方面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這種詩體起源於南朝樂府歌行或北朝樂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晉的民謠,定型、成熟於唐代。代表作品有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二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七言絕句,是絕句的壹種,簡稱七絕,其起源已不甚清楚。明清人認為七絕起自蕭綱、虞世南或是四傑的說法,都是指七言律絕。雖然七絕在其發展過程中,的確以律絕為主,但與五絕壹樣,古絕之形成還是先於律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