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傷科手法秘訣中有:“能摸觸其外,測治其內;能撥亂反正,正骨入穴;能使經筋歸復常度;能開氣竅引血歸經。”指出手法不僅用於治療,更用於摸觸檢查診斷。魏氏非常重視“摸診”在秘傳中有:“輕摸皮,重摸骨,不輕不重摸筋肌”的教誨。同時要求摸診時應根據部位,先後有序,輕重恰當,耐心細致,以防疏漏。《醫宗金鑒?正骨手法要旨》中,手法論述頗詳:“夫手法者,謂以兩手安置所傷之筋骨,使仍復於舊也。”“蓋壹身之骨體,既非壹致,而十二經筋之罹列序篇,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壹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或拽之離而復合,或推之就而復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闕。”這裏指出:人體各部骨節結構不同,筋經羅列亦各有序屬,故要熟悉解剖,選擇相應手法。魏氏傷科十分重視人體筋骨結構與功能,臨床辨證中患側與健側反復作對比,做到心中有數,力求施法正確。
導引療法,是由呼吸運動和軀體運動相結合,或兩者分開各自運動的治療和康復保健療法。溯源很早,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應用。《靈樞?病傳第四十二》“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飲藥之壹者,可獨守耶。”已將導引列為療法之壹。又如《素問?異法方宜論》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喬…….”唐?王冰註釋雲:“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清?張誌聰註釋雲:“導引者,擎手而引欠也.”《素問?血氣形誌篇》講:“形苦誌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張誌聰註釋雲:“勞苦其形則傷筋,誌然而樂,則血脈未嘗受病,故治之壹熨烙導,引使血脈榮養於筋則就安矣。”由此觀之,導引,是壹種通過軀體和四肢的運動而達到治病目的。肢體損傷或勞損,導引可使血脈營養於筋而康復。
導引療法方法可歸納為:活動肢體,動搖筋骨,自身 *** ,擎手引氣等多種形式。古今醫家對此有許多著述,不僅用於傷科疾病,對其它疾病也有較高的療效。
魏氏傷科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和幾代人的實踐,對人體不同部位,不同損傷設制了壹系列不同形式的導引。其中有剛有柔或剛柔相濟,姿勢齊全,療效確切。我們認為:手法是壹種被動正骨理筋方法,而導引是壹種自動正骨理筋方法,兩者結合相輔相成,發揮了協同作用。
問題二:導引吐納是什麽意思? 同意壹樓兄弟說的,導引吐納就是對呼吸進行的節奏、方法、條理上的意思,不過我要補充幾句,壹般情況下,導引吐納的練習要通過練動作而練出來的,如易筋經,還有我曾看過壹本再版的民國時期少林寺武僧出過的壹本硬氣功的書,上面有壹半內容都是講的是如何通過動作練習導引吐納(附有照片)
問題三:什麽叫做導引之術? 導引是個合成動作。就是導形引氣。
導形就是以特定的目標做龔定動作。意為按需要進行動動練習。
引氣以動作改變身體內的氣血運行方向。
故:
導引,即這導形引氣。按需要練習特定的動作,以改變身體內氣血動行的快慢、方向、運滯等,從而達到氣血改變而健身的效果。
這個詞是古代養生專用詞,沒有實際經驗和相關的知識是解釋不了的。
我的這個解釋並不算標準,但壹定能說明其真實意義。
有名的導引就是華佗的“五禽戲”,現在也叫氣功動功,導引是古代叫法了。
問題四:導引光纜是什麽東西 導引光纜就是普通光纜或ADSS,是指OPGW從空中引入變電站或通信站的那壹部分短的光纜。
問題五:導引圖的簡述 《導引圖》是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現存最早的壹卷道家保健運動的工筆彩色帛畫,為西漢早期作品。《導引圖》出土時殘缺嚴重,經過拼復***有44幅小型全身導引圖,從上到下分四層排列,上下四層繪有44個各種人物的導引圖式,每層各繪11幅圖(見圖壹)。每圖式為壹人像,男、女、老、幼均有,或著衣,或裸背,均為工筆彩繪。其術式除個別人像作器械運動外,多為徒手操練。圖傍註有術式名,部分文字可辨。發明“五禽戲”的華佗是東漢時期人。據此我們可以認定,《導引圖》與《五禽戲圖》不是壹回事。那麽,《導引圖》與華佗的“五禽戲”之間是怎樣的壹種關系呢?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導引”的含義。所謂“導引”,是呼吸運動和軀體運動相結合的壹種醫療體育方法。早在原始時代,先民們為了表示歡樂、祝福和慶功,往往學著動物的跳躍姿勢和飛翔姿勢舞蹈,後來,便逐步發展成為鍛煉身體的醫療方法。我國古代的“導引”就是指“導氣會和”“引體會柔”,是呼吸運動和軀體運動相結合的壹種體育療法。用現代漢語來表達,“導引”就是保健醫療體操。早在春秋戰國時,以呼吸運動為主的“導引”方法已相當普遍。《莊子?刻意》道:“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行之士養行之人彭祖壽......
問題六:導引光纜是什麽 導引光纜就是普通光纜或ADSS,是指OPGW從空中引入變電站或通信站的那壹部分短的光纜。
問題七:引導還是導引 都不好,妳網站是要給大眾看的,別搞的太學究。用戶要是搞不懂,妳的心血不就白費了?
壹般網站上通俗的寫法都是“新手上路”
------------------
很可以理解妳,因為我也是做互聯俯的。
不怕做產品,就怕領導心血來潮。
不過還是覺得這2個不好。。不通俗也不人性化。
New customer? Start here.――amazon的也比較直白。
問題八:請問“導引”壹詞的出處 20分 導引:①古代的壹種養生術。指呼吸吐納,屈伸俯仰,活動關節。
②古代的壹種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導動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運氣。相當於現在的氣功或體育療法。
亦作“道引”。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的意思。指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氣流通,促進健康。常與服氣、存思、咽津、自我 *** 等相配合進行。俗稱醫療保健體操,又有俗稱肢體導引為外導引、內氣運行為內導引者。
導引術起源於上古,原為古代的壹種養生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非常流行,為當時神仙家與醫家所重視。後為道教承襲作為修煉方法之壹,並使之更為精密,使“真氣”按照壹定的循行途徑和次序進行周流。道教將其繼承發展,以導引為煉身的重要方法,認為它有調營衛、消水谷、除風邪、益血氣、療百病以至延年益壽的功效。
1972-1974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西漢初期諸侯家族墓地)叮土的帛畫。是現存全世界最早的導引圖譜。原帛畫長約100厘米,與前段40厘米帛書相連。畫高40厘米。分上下4層繪有44個各種人物的導引圖式,每層繪11幅圖。每圖式平均高9-12厘米。每圖式為壹人像,男、女、老、幼均有,或著衣,或裸背,均為工筆彩繪。其術式除個別人像作器械運動外,多為徒手操練。圖傍註有術式名,部分文字可辨。其中涉及動物的有鳥、鷂、鶴、顫、猿、猴、龍、熊等八式,與五禽戲相近而缺鹿戲與虎戲(足見華佗“五禽戲”是由導引圖演變而來)。原無圖譜名,現名系由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所定。
三國時期的華佗把導引術式歸納總結為五種方法,名為“五禽戲”,即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導引療法的特點,且簡便易行,對後世醫療和保健都起了推進作用。
導引法是我國古代醫學上主要治療方法的壹種。從醫療意義來說,它是充分發揮、調動內在因素、積極地防病治病。從保健意義上看,它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持朝氣,煥發精神。
△晉葛洪《抱樸子.對俗》:“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導引以增年。”
△宋李石《續博物誌》卷七:“李泌絕粒五六載,身輕能行於屏風上。引指使氣,可以吹燭至灰。導引,骨珊然有聲,號鎖子骨。”
△元鄧牧《洞霄圖誌.司馬天師》:“居天臺山,事體元潘先生,傳辟谷導引術。無不精。”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耳中人》:“譚晉玄,邑諸生也,篤信導引之術,寒暑不輟,行之數日,若有所得。”
△《莊子?刻意》:“吹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
△唐?王冰註:“導引,謂筋骨,動肢節……導引按,中人用為養神調氣之正道也。”
△唐?慧琳《壹切經音義》:“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
△《抱樸子內篇?別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臥,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
△《雲笈七簽》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詳載其法,謂“導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與調氣相須,令血脈通,除百病。”
△道經中列有大量導引法。
參考書籍:程寶書,整理。《敬慎山房導引圖》。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6.1。定價18元。全彩色印刷。
問題九:什麽是導引養生術? 中醫六法之壹,中國古代對導引按蹺之術頗有講究。
主要是通過各種動作來牽引體內的氣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例如:五禽戲等
問題十:導引術中吸下呼上是什麽意思 中吸即吸氣到心口窩,下吸即肚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