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高中生物必修壹人教版歸納總結600字。

高中生物必修壹人教版歸納總結600字。

高中生物必修課:分子與細胞。

第壹章細胞的分子組成

壹,課程標準的要求

1.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簡述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3.總結糖的種類和功能。

4.舉例說明脂類的種類和功能。

5.說明生物大分子有壹個碳鏈作為骨架。

6.說出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第壹節分子和離子

1.說出構成細胞的主要元素。

2.認同生命的物質性,解釋生物世界和非生物世界的統壹性和差異性。

第二節無機物

1.說出水在細胞中的作用

2.概述了細胞內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生理功能,

3.學習建模的方法

第三節有機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

1.總結糖類的種類和作用,說出分類的依據。

2.舉例說明脂類的種類和功能,並使用科學的分類方法。

3.總結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解釋蛋白質分子結構多樣性與功能復雜性的關系,形成事物統壹性的觀點。

4.說出核酸的種類和功能。

5.認識到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進壹步確立生命物質性的觀點。

6.通過對生物組織中脂肪、糖、蛋白質的檢測實驗,學習徒手切片制作和使用高倍鏡的技能,驗證生命的物質性,養成註重證據、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發展要求(高考要求)講解氨基酸、肽和蛋白質的關系。

第二章細胞結構

壹,課程標準的要求

1.建立分析細胞理論的過程

2.用顯微鏡觀察各種細胞。

3.簡述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4.舉例說明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

5.闡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6.嘗試建立真核細胞模型。

第1節電池概述

1.簡述細胞學學會的基本觀點,認同細胞學的建立是壹個不斷繼承、發展、修正和發展的過程,正確認識技術進步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逐步養成科學探究的思維品質。

2.舉例說明細胞的大小、數量和類型。

3.用高倍鏡觀察幾種細胞,客觀描述觀察到的現象,比較分析不同細胞的異同,用文字、圖表等方式清晰表達觀察到的現象和結果,總結使用高倍鏡的方法、步驟和註意事項。

開發需求:建立分析細胞理論的過程

第二節細胞膜和細胞壁

1.總結細胞膜“流體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認識到建立模型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壹。

2.舉壹個細胞膜選擇性通透的例子。

3.說出膜成分的生理功能。

4.說出植物細胞壁的成分和生理功能。

5.活動“驗證細胞吸收物質的選擇性”,將控制法巧妙地運用到探究性實驗的設計中。

第三節細胞質

1.識別幾種細胞器的形態。

2.說出幾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建立生物結構和功能兼容的生物辯證觀。

3.說出細胞質的功能

4.活動:“觀察葉綠體”。制作觀察葉綠體的生物材料臨時片,學習壹般生物制圖技能,運用間接觀察的科學方法,正確表達觀察到的現象,撰寫規範格式的實驗報告。

發展要求:簡述細胞器的協調。

第四節細胞核

1.總結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認同細胞核是細胞生命系統的控制中心,確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部分和整體、多樣性和同性相統壹的辯證觀點。

2.比較動物和植物的細胞結構,學會用模型法清晰地說明細胞結構,學會綜合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綜合等科學思維方法。

第五節原核細胞

1.解釋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異同,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

第三章細胞代謝

壹,課程標準的要求

1.解釋物質如何進入和離開細胞

2.解釋酶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

3.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4.解釋光合作用及其理解過程。

5.研究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

6.解釋細胞呼吸並討論其原理的應用。

第壹節細胞和能量

1.比如說生物或細胞中發生的各種能量形式可以相互轉化,承認生命活動過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機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給出細胞內能量吸收和能量釋放反應的例子。

3.簡述ATP的化學組成和特性

4.寫出ATP的簡單分子式。

發展要求: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第二節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1.講滲透過程。

2.解釋紅細胞吸水脫水的原因。

3.活動:“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質壁的分離與恢復”。能排除觀察中各種無關因素的幹擾,善於發現問題並積極參與討論探索新知,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和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解釋植物細胞質壁的分離和恢復。

5.說說滲透,被動運輸,主動轉運。

6.描述細胞“胞吞”和“胞吐”的過程

發展要求:理解聯系現實生活研究物質跨膜轉運的意義。

第三節酶

1.簡述酶的概念

2.描述酶的發現過程,同意和酶的發現過程壹樣,科學是通過不斷的觀察、實驗、探索和爭論而前進的。

3.講解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本質和特點,感受生命活動的復雜性。

4.用實例說明酶的特異性和高效性,逐步形成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5.活動:探索酶的特異性。學會定義假設中的重要變量,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對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寫出規範的探究報告。

6.活動:探索pH對H2O2酶的影響。學會操縱和控制自變量,限制和控制無關變量,根據實驗目的觀察和測量因變量,有較強的控制變量意識。可以和同學合作的可行實驗方案。

7.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許多因素的影響。

發展要求:進行相關實驗和探索,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設立對照組,重復實驗。

第四節細胞呼吸

1.總結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概念、反應式和過程,實現活細胞內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壹。

2.舉例說明細胞呼吸在實踐中的應用,關註細胞呼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認同科學對技術社會的推動作用,樹立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的觀點。

發展要求:比較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

第五節光合作用

1.區分自養和異養生物

2.闡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類型、階段、場所、產物,認同同化在異化中起作用,光合作用在呼吸中起作用,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是辯證對立統壹的。

3.說出顏料的種類、顏色和吸收光譜。

4.概述光反應的過程和光學系統的作用。

5.總結碳反應的過程

6.活動:“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能對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用準確的術語和圖表介紹探究的方法和結果。

7.活動:“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學會提出問題、構建假設、定義可操作性、控制變量、數據解釋等壹般科學探究方法,能夠獨立設計單因素對照實驗方案。

開發要求:

1.區分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光譜。

2.分析外界因素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3.比較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異同。

4.闡述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建立合理的假設,了解提出問題、尋找事實、捕捉信息、進行論證和解釋的科學思維過程。

第四章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壹,課程標準的要求

1.簡述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2.描述細胞的無絲分裂

3.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並總結其過程。

4.解釋細胞的分化

5.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

6.探討細胞衰老和雕亡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7.講述癌細胞的主要特征,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

第壹節細胞增殖

1.簡述細胞周期

2.總結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區分不同時期的細胞有絲分裂圖。

3.通過“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臨時膜的制作和觀察”實驗,增強讀圖和畫圖能力,總結不同時期細胞有絲分裂圖片的異同,認同生命的流動性,形成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由量變到質變的唯物辯證觀。

開發要求:

1.總結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和DNA數目的變化。

2.畫出各個時期的細胞圖。

第二節細胞分化

1.舉例說明細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學意義

2.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3.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

4.舉例說明幹細胞的種類、特性和應用。

5.解釋細胞癌變的原因,關愛生命的重要價值,建立積極的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探討細胞衰老和雕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關註人體健康問題,認識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樹立內外因素影響生命活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開發要求:

1.我們可以通過公共信息資源(如圖書館、閱覽室、科技館、博物館、展覽館、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收集有關惡性腫瘤防治的信息。),學會識別、選擇、使用和分享信息,形成評價相關信息科學性的意識和能力。

2.試著寫壹些小的科學論文。

第3節細胞衰老和雕亡

1.描述細胞衰老的特征

2.簡述細胞衰老和雕亡是細胞生命活動中的正常現象,形成珍愛生命、關註健康的科學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