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鹿茸草簡介

鹿茸草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辭典》:鹿茸草 2.1 出處 2.2 拼音名 2.3 鹿茸草的別名 2.4 來源 2.5 原形態 2.6 生境分布 2.7 化學成份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鹿茸草的用法用量 2.11 附方 2.12 鹿茸草的臨床應用 2.13 摘錄 附: 1 用到中藥鹿茸草的方劑 2 用到中藥鹿茸草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鹿茸草 1 拼音

lù róng cǎo

2 《*辭典》:鹿茸草 2.1 出處

《植物名實圖考》

2.2 拼音名

Lù Rónɡ Cǎo

2.3 鹿茸草的別名

千年艾(《廬山誌》),千重塔(《植物名實圖考》),瓶兒蜈蚣草、山門穹(《杭州藥植誌》),千層矮、龍須草、白路箕、毛茵陳、白絲草、土茵陳(《湖南藥物誌》),梔子草、牙痛草、白頭翁、六月霜(《江西草藥》),白山艾、白龍骨、白杉笠、千層樓(《福建中草藥》),千年春(江西《草藥手冊》),千年霜、滿山白、白頭毛、白雞毛、四季青、瓜子草、老鼠牙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4 來源

為玄參科植物綿毛鹿茸草的全草。

2.5 原形態

二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體具銀白色密絨毛。莖叢生,細而硬。葉稠密,對生或3枚輪生,有時互生;葉片狹披針形,長1~3厘米,闊1~2毫米,全緣,先端漸銳尖,基部狹窄無柄。花序具腺毛,苞片呈葉狀,花單生於苞腋;花萼的筒部幾與裂片等長,具10棱,裂片線形;花冠唇形,長2~2.5厘米,長過於花萼,淡紅色,喉部稍膨大,上唇盔狀彎曲,2裂,下唇長於上唇,中裂片較長,喉部有2溝;雄蕊4,2強,外露;子房具不完全2室,中軸胎室,胚珠多數。蒴果包藏於萼內,長圓形,先端尖銳,具4條縱溝,成熟時沿壹側面裂開。種子多數,扁平。花期4~5月。

2.6 生境分布

生於巖石上,或幹爽地區。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

2.7 化學成份

有較明顯的酚類及還原糖反應,黃酮類反應不明顯,無生物堿反應。初步分離得甘露醇和另壹熔點為200~204℃的白色結晶。

2.8 性味

苦,平。

①《江西草藥》:"性平,微苦澀。"

②《福建中草藥》:"苦微甘,溫。"

2.9 功能主治

治感冒心中煩熱,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經不調,風濕骨痛,牙痛,乳癰。

①《杭州藥植誌》:"治乳癌、乳癰,血管瘤,爛腳瘡。"

②《江西草藥》:"涼血,止血,解毒,止痛。治急性胃腸炎,菌痢,牙痛,熱淋,毒蛇咬傷。"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治小兒高熱驚風,咳嗽,吐血,水瀉。"

2.10 鹿茸草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2.11 附方

①治咳嗽:鹿茸草四錢,水煎兌冰糖服。(《湖南藥物誌》)

②治風濕骨痛:鹿茸草壹至三兩,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③治吐血:鹿茸草二兩,麥冬五錢,川貝二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每日壹劑。(《江西草藥》)

④治風寒感冒:鮮綿毛鹿茸草壹至二兩,水煎服。

⑤治產後傷風:幹綿毛鹿茸草壹兩,白牛膽幹全草壹兩。水煎,調紅糖服。

⑥治勞倦乏力,腰痛:鮮綿毛鹿茸草壹至二兩,酒水煎服;腰痛加刀豆殼五錢,墨魚幹壹只,酒水燉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⑦治赤痢:六月霜三錢,紅糖五錢(炒焦)。水煎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⑧治腸風便血:六月霜三錢,同豬大腸燉熟,食腸及湯。(《中醫藥實驗研究》)

⑨治月經不調,崩漏:鹿茸草四至六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⑩治風火牙痛:六月霜、繡花針、黃荊根各三錢。水煎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⑾治虛火牙痛:六月霜二錢,拘杞根五錢,毛姜三錢。水煎服;或用精豬肉二、三兩燉湯服。(《中醫藥實驗研究》)

⑿治乳癌、乳癰:山門穹五錢,搗汁與甜酒釀合服,壹日三次。

⒀治血管瘤:山門穹、山梔根各五錢。煎眼。

⒁治爛腳瘡:山門穹二兩,煎水洗。(⑿方以下出《杭州藥植誌》)

2.12 鹿茸草的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用鹿茸草制成3種劑型觀察:壹糖漿:每200毫升含生藥1斤,日服2次,每次10毫升。二水浸膏片:每日15片(相當於生藥1兩),3次分服。三醇浸膏片:每日6片(相當於生藥1兩),3次分服。均10天為壹療程。***治282例,3個療程的總有效率為86.5~88.89%,顯效率為34.04~50%。第二療程的顯效率較第壹療程明顯增高。對咳、痰、喘均有壹定作用。副反應:壹般無特殊反應,僅少數病例出現短時期的胃部不適,口幹,大便爛或幹結,個別出現發熱。

2.13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鹿茸草的方劑 健身糖漿

:黃花稔600g狗脊600g雞血藤300g沙氏鹿茸草600g制法: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壹次2...

炎寧沖劑

ji標準編號:WS3B095691處方:鹿茸草500g白花蛇舌草250g鴨跖草250g制法:...

小茸丸

四引《幼幼方》:方名:小茸丸別名:小鹿茸丸組成:鹿茸、川牛膝、蓯蓉、木瓜、杜仲、菟絲子、當歸、熟地黃...

補漏丹

拼音:bǔlòudān別名:鹿茸補漏丸處方:鹿茸(去毛,酥炙)、大附子(炮,去皮臍)、食鹽各等分。制...

沈麝鹿茸丸

拼音:chénshèlùróngwán別名:沈香鹿茸丸處方:沈香1兩,麝香1兩(別研),鹿茸1兩。制...

更多用到中藥鹿茸草的方劑

用到中藥鹿茸草的中成藥 炎寧沖劑

ji標準編號:WS3B095691處方:鹿茸草500g白花蛇舌草250g鴨跖草250g制法:...

健身糖漿

:黃花稔600g狗脊600g雞血藤300g沙氏鹿茸草600g制法: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壹次2...

鹿茸精

:lùróngjīng英文:pantocrine鹿茸精說明書:藥品名稱:鹿茸精藥品漢語拼音:Luro...

龍苓 *** 酒

:WS3B130193處方:紅參62.5g鹿茸62.5g熟地125g肉蓯蓉125g附子(制)6...

嗣育保胎丸

10g枳殼(去瓤麩炒)30g川貝母20g羌活5g鹿茸粉3g制法:以上十九味,除鹿茸粉外,其余黃芪等十...

更多用到中藥鹿茸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鹿茸草 《醫宗金鑒》:[卷五痘疹心法要訣]灌漿證治

清根無暈,氣虛血縮變須臾,參歸鹿茸湯峻補,參歸鹿茸草黃耆。[註]痘形皮薄漿清,根色無紅暈者,此氣虛...

《痘疹心法要訣》:[卷壹]灌漿證治

清根無暈,氣虛血縮變須臾,參歸鹿茸湯峻補,參歸鹿茸草黃。註痘形皮薄、漿清、根色無紅暈者,此氣虛...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防風、茯苓、細辛、山藥、遠誌、川烏、木香、當歸、鹿茸、菟絲子、黃各壹兩,肉桂六錢半,熟地二兩,菖蒲壹...

《普濟方》:[卷二十九腎臟門]腎虛(附論)

不樂。視聽不明。肌巴戟(壹兩)石斛(半兩去根銼)鹿茸(壹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當歸(三分銼微炒)白石英(...

《本草綱目》:[獸部第五十壹卷獸之二]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