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教坊記》系撰者為左金吾(掌東城戒備防務的主官)倉曹參軍時,教坊中下屬官吏為其所述的教坊故實,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主要記述了開元年間教坊制度、有關軼事及樂曲的內容和起源。《教坊記》開始部分記述樂伎日常生活以及學藝和演出情況,中間列出325首曲名,包括《獻天花》、《和風柳》、《美唐風》等大曲46個,壹般曲目278個,最後還說明若幹樂曲和歌舞的來源,是研究盛唐音樂、詩歌的重要資料。宋代晃公武在《郡齋讀書誌》中說開元中教坊特盛,令欽記之,率皆鄙俗,非有益於正樂也。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雖然有同感,卻又看到本書後記諄諄於聲色之亡國,意在示戒,其風旨有中取者,同時特別指出書中所列曲調名足為詞家考證。
版本簡介《教坊記》最早刻本為南宋《類說》本,曾慥編。另有《說郛》百卷本,元陶宗儀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儼山書院及青藜館原刻本;明嘉靖間(1522—1566)陸楫本;明天啟六年(1626)刻本;《古今逸史》收錄本明弘治間(1488壹1505)郁文博補足百卷本;明末陶珽校訂壹百二十卷抄本;明崇禎間(1628—1644);《續百川學海》本清順治三年(1646)重印121卷本;《唐人說薈》本,清陳蓮塘編,乾隆五十七年(1792)原刻本,清嘉慶、光緒間(1796—1908)重刻本,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清道光元年(1821)酉山堂復明刻本;民國四年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民國十六年(1927)上海涵芬樓據明本排印本;《古今說海》本;《五朝小說大觀》收錄本;《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收錄本;《香艷叢書》收錄本,清宣統三年(1911)上海圖書公司鉛印。今存較早善本為明鈔《說郛》本與《古今說海》本。
今有:《教坊記》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用宋刻補足明刻景印本;《中國文學參考資料小叢書》收錄本,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刊印;《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收錄本,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教坊記箋訂》,任半塘箋註,中華書局1962年版,亦收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教坊記》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