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唐代女性思想得到解放,最明顯的就是服飾。我們看古裝劇,尤其是唐朝的電視劇,總會看到貴妃等女性穿著低胸的長袍,很有誘惑力。很多人都很好奇,電視劇是不是為了博取人們的眼球而故意打扮成這樣,還是有其他原因?
查了壹些古籍的歷史記載,都說唐朝是中國古代女性飾品的第壹個地方,唐朝的代表就是皇室的第壹個地方。白居易《上陽人》說:“小鞋衣窄,眉細長。外人見不到面就該笑。天寶最後幾年補的。”這首詩的意思是,有些白發宮女在冷宮裏度過了40多年,入宮時總是保持著最時髦的打扮,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完全過時了。
這不僅說明了唐朝對時尚有著非常明確的概念和“因時制宜”的說法,也告訴了今天唐朝女性在追求時尚時堅持與時俱進。
什麽是「時尚妝容」,唐代女性追求時尚到什麽程度?中有壹段話,讀來仍讓人發笑:“風俗奢靡,不按規矩,再續前緣錦繡,凡喜皆公平.上自宮闈,下至卑微,傳承榜樣,高貴和卑微。”這簡直就是男人對女人無節制追求時尚的牢騷和不滿。
時至今日,壹些保存完好的唐代女俑壁畫,也“坦白”了當時男性的指責:唐代女性的妝容的確是濃艷、豪放、奢華、不落俗套。
當然,唐朝所有的時尚都是從長安開始的。《舊唐書》年,長安曰:“城中髻如此高,方寸壹尺高。這座城市是如此的寬眉,方方正正,半正面。是市內大袖,四方滿帛。”雖然本意是諷刺“百姓會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漠不關心”,但如果從時尚的角度來看,也說明長安不僅是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還是時尚之都。
有研究者認為,唐代開放的社會,女性強烈的自我意識,更多的女性參與社會活動,是她們思想的解放。
最後,因為經濟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用這個理論來看初唐的政治和經濟。初唐社會穩定和政策調整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經濟的發展鞏固了唐朝的政權。勞動在生產鬥爭中促進了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使他們的生活得到改善,地位上升。
唐代女性對時尚的大膽追求,反映了當時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也說明了唐朝對“男女平等”、“維護女權”的高度重視。這是壹個不壹樣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