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肝虛脅痛簡介

肝虛脅痛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肝虛脅痛的病因病機 5 肝虛脅痛的辨證論治 6 關於脅痛 7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肝虛脅痛的穴位 2 治療肝虛脅痛的方劑 3 治療肝虛脅痛的中成藥 4 肝虛脅痛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肝虛脅痛 1 拼音

gān xū xié tòng

2 英文參考

hypochondriac pain with liver deficiency syndrome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肝虛脅痛為病證名[1]。脅痛·肝虛證(hypochondriac pain with liver deficiency syndrome[2])又稱肝虛脅痛,是指肝氣虛或陰血虧,以脅肋隱隱作痛,體虛乏力,筋惕肉瞤或肌肉震顫等為常見癥的脅痛證候[3]。

4 肝虛脅痛的病因病機

肝氣虛或陰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的脅痛[1]。

5 肝虛脅痛的辨證論治

《醫學入門·脅痛》:“虛者,肝血虛也,痛則悠悠不止,耳目?瞆,善恐如人將捕,五物湯加柴胡梢,或五積散去麻黃加青木香、青皮。”

《金匱翼·肝虛脅痛》:“肝虛者,肝陰虛也,陰虛則脈絀急,肝之脈貫膈布脅肋,陰虛血燥,則經脈失養而痛,其癥脅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爪枯色青,遇勞即甚,或忍饑即發者是也,滑氏補肝散。”

《醫鈔類編·脅痛門》:“肝氣不足,兩脅下痛,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心腹痛,目不明了,爪甲枯,口面青,宜補肝湯。”

《嵩崖尊生書》卷七:“肝虛胸痛引脅背,宜補腎六味丸加牛膝、首烏。”

6 關於脅痛

脅痛(hypochondriac pain[4][2])為癥狀名[5]。出《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是指以壹側或兩側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2][6]。脅,指脅肋部,位於胸壁兩側,自腋部以下至第12肋骨之間[7]。脅痛的病因主要有情誌不遂、飲食不節、跌仆損傷、久病體虛等多種因素[8]。這些因素導致肝氣郁結、肝失條達,瘀血停滯、痹阻脅絡,濕熱蘊結、肝失疏泄,肝陰不足、絡脈失養等諸多病機變化,最終導致脅痛發生[8]。脅痛實證以氣滯、血瘀、濕熱為主,多病程短,來勢急,癥見疼痛較重而拒按,脈實有力;虛證多屬陰血不足,脈絡失養,癥見其痛隱隱,綿綿不休,且病程長,來勢緩,並伴見全身陰血虧耗之證[8]。

現代醫學中的肝、膽、胸膜等急慢性疾患以及脅間神經痛等病癥,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胸膜炎及後遺癥引起的脅痛和肋間神經痛可參照治療[7][9][8]。

現常將脅痛分為肝氣郁結證、膽腑郁熱證、肝火脅痛證、肝經濕熱證、瘀血阻絡證、肝陰虛證、肝虛證等辨證治療,詳見脅痛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