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漢語詞匯,意思是過了伏天,伏天結束。
壹、出處:元 竹蓑笠翁 逸句:“蠶壹二眠催出伏,秧三四葉尚憂風。”
在三伏天,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它分別是入伏、中伏以及出伏,入伏,意思就是指進入“三伏”的意思,中伏,是“三伏”的第二伏,即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始,至立秋後第壹個庚日這段時間。出伏,意思是過了伏天,伏天結束,這三個時間節點,構成了整個的三伏天。
二、出伏壹詞,源自《淮南子·墜形訓》“河出積石”漢高誘註:“河源出昆侖,伏流地中方三千裏,禹導而通之,故出積石”。 這句話的意思是,河從昆侖山流出,潛伏於地下流動了三千裏,大禹對此進行疏導,從堆積的石頭中沖了出來。伏是潛伏的意思,出伏,就是不再隱藏。
經常聽長輩說起,出伏三忌,壹年順利,從這句話來看,這個時間節點,是最容易出現變數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陰陽交替,從氣候來看,已過立秋多天,那麽也就是告訴我們,再夏秋交接的時候,要忌諱什麽事情,才能壹年順順利利,安康順遂。
出伏三忌
壹、忌吃生冷食物:所謂的生冷食物,生是指生的食物,即未經過烹飪處理的,冷,是比較涼的食物,在中醫中稱為寒性食物。比如瓜果蔬菜、水產肉禽等也可以指冰淇淋、奶茶之類的飲品。按照古籍《黃帝內經》中的說法:“生冷寒涼,傷陽耗陰”。
二、忌食辛辣之物:秋季,主肺,比較的燥熱,如果去吃辛辣食物,容易導致上火不說,還會傷肺氣,在《難經》中說:“辛走氣,多食則氣逆,故辛之所勝者五走陽而急,辛之所不勝者走陰而緩”。吃的辛辣,容易導致人體之氣散去,而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是主收斂,宜收不宜散。
三、忌貪油膩食物:出伏之後,也正好是進了立秋之後,人們會想著這個時候貼秋膘,認為多吃壹點這樣的食物,可以給人體補充充足營養,這樣在整個的冬天都會特別的舒坦,但是卻不知道,這個時候其實是不太適合去吃油膩食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