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的發展分為3個時期。
第壹期是春秋以前,可稱之為“古代龍”。古代龍多作匍匐爬行狀,結構形態比較粗陋,蛇身獸頭,保持著爬行動物的特點。
但它們的形狀極為豐富,也異常怪異。或尖角,或齒角,或無角,或長鼻,或卷鼻,或無鼻,或多鰭,或壹鰭,或無鰭,或壹足,或前後有足,或無足……它們帶著壹身粗野與狂放,暴力與恐怖,展示著神秘的威力。這不僅反映著上古時代大陸地方文化未經系統化之前的形態,同時也反映著野蠻的部落兼並戰爭時代的文化特色。
第二期從戰國到唐代,可稱之為“中世龍”。這是龍的形態變化最大的壹個時期。“中世龍”開始脫去了爬行動物的特點,從匍匐走向飛騰。龍的體態多呈S形,顯得剛健有力。形態結構也開始復雜化,出現了頭發、節毛,角開始分杈,由原先的牛角變為鹿角,羊須的特征開始突出,有時則表現為獸身。
而且氣勢漸增,表現出不可壹世的姿態來。如漢畫磚上的青龍龍頭高舉,引頸長嘯,大有騰身欲飛之勢。特別值得註意的是,中世龍不管龍姿怎樣變化,形態怎樣不同,除圓形造型外,它們的頭大多奮力高舉,或引頸欲鳴,有引身向上的飛動趨勢。這壹點與古代龍和現代龍,是大不相同的。這種造型藝術,乃深深植根於強盛的專制帝國與夷夏文化大融合的歷史運動之中。
第三期是宋以後,可稱之為“現代龍”。宋以後,龍的形態基本定型,所以宋、元、明、清七百年,幾乎沒有什麽變化。現代龍的主要特點是蜿蜒多姿,通體華美,雖仍保持著不可壹世的威嚴,但卻失去了中世龍的剛猛。
它們的頭角由短變長,呈叉狀,但卻沒有進攻性,而展示的是壹種“威儀棣棣”的容度。上腭由卷變直,口由深變淺,原始龍帶血的巨口,變成了滿足生存需求的覓食工具。身軀延長,須發長飄,身體的各個部分表現得極為協調,優美的姿態更富有神韻。它標誌著民族性格的成熟與民族文化的基本定型,標誌著壹個歷史時代的終結。完美意味著不再發展,成熟意味著走向衰落。
擴展資料:
炎黃時期就以龍為圖騰,對神異動物龍的崇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龍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壹。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先人們就雕刻各種“C”形玉龍、玉豬龍等作為禮器,拜祭天地山川。
據記載,在炎黃時代,龍就成為中華民族各部落聯盟的***同圖騰。以後,夏朝以黃龍為圖騰,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在各種精美的青銅器和玉器中,龍的形象經常出現。
秦漢以後,龍成為帝王的象征。歷代皇帝都自稱為“真龍天子”,還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如將皇帝穿的衣服稱為龍袍、皇帝坐的椅稱為龍椅、皇帝睡的床稱為龍床等。在古人心目中,龍是壹種神秘的寶物,不易見到,即使顯現了也見首不見尾,或只見到只鱗片爪。而龍的出現,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所以龍被人們視為天下間最大的吉祥物。
雖然神秘莫測、變化多端的龍難得壹見,但自古以來人們對龍的形象描述得很清楚。漢代學者王充指出,龍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三部分長度都相等;龍的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龍能走、能飛、能遊泳、能興雲降雨;龍還能顯能藏、能巨能細、能長能短。春分時飛上天,秋分時潛於淵。
在神話傳說中,龍的種類有很多,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虬龍,無角者為螭龍,未升天者為蟠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好鬥者為蜥龍。
在堪輿學著作中,“龍”是最常見的術語之壹。由於自然界的山和水在形態上變化多端,與傳說中的龍相似,所以古人將山和水都比喻作龍,把山脈直呼作“龍脈”,把曲折的流水呼作“水龍”。這樣,龍就成為山和水的象征,各種龍的塑像和圖案大量出現在宮殿衙署、大戶人家乃至尋常百姓家中。北京故宮的九龍壁、太和殿的龍椅、龍柱等都是人們所熟知的。
人民網-中國龍的演變
百度百科-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