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人是如何尊師重道的?

古人是如何尊師重道的?

古代的啟蒙學塾分為私塾、家塾、義塾三種類型,“在家塾中,老師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節敬等三部分。在每年特定的節令,或者壹學年開始或結束、或者學塾開辦或關閉的時候,東家往往會向塾師致送銀錢或禮物,這被稱之為“節儀”。

因為節儀是用來表示對塾師禮敬的,所以也被稱之為“節敬”。有壹些私塾,明文規定節敬和膳食都包括在束脩之內,在節令時也就不再另行致送。還有壹些私塾,平時並不向塾師支付束脩,而在節令時支付。這時支付的束脩,就有了束脩和節敬的雙重意義。

擴展資料:

古代的教師節雖然沒有像現在這樣有法定的日期,但據史料記載,在古代每年的這個日子,皇帝就會率領眾文武官員前去祭拜孔子,各個地方的文人雅士也會相約去祭奠孔夫子。

唐宋時代,農歷八月二十七國都和各州、府、縣都要舉行孔子誕辰祭典,主祭者為地方首長,朝廷由皇帝親臨主祭。當時的祭典非常隆重。國子監、書院以及州、府、縣也要從本地學校的學長(主持學習事務的教師)、學正(做訓導工作的教師)中選拔成績突出者為司業,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尊師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