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斧字的演變過程

斧字的演變過程

斧字的演變過程如下:

斧,形聲字。《說文》:“斧,斫也。從斤,父聲。”斫指砍伐的意思。斧是用來砍伐樹木的工具,也用作砍伐人的刑具,用處很廣。斧字在商周墓葬中多有出土,與現代漢語之斧基本相同。在甲骨文,斧字就已經變為形聲字。

但是“斧”字所從的“父”聲旁本是石斧的象形字,象手持石斧,這種石斧原始社會墓葬多有出土。據此可知,父即斧字初文,因為用為父親之父。

因此加“斤”旁而成為從斤父聲的形聲字。金文變化不大,基本繼承甲骨文字形。小篆變為上聲下形的形聲字。隸變後楷書寫作“斧”。

斧,漢語常用字(壹級字),讀作fǔ,形聲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是斧頭,還表示伐;也指刻在器物上,類似於斧頭形狀的紋飾;在現代漢語中還可也引申為改正,如“斧正”,是壹個敬辭。

古籍釋義:

1、又凡以斧斫物,亦曰斧。古詩《苦寒歌》:擔囊行取薪,斧氷持作糜。註:天寒水凍,故斫氷作粥也。

2、又仙名。左思《蜀都賦》: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註:列仙服丹砂不死也。

3、又《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於戸牖之閑。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謂之黼。

4、又鉞斧,今儀仗中亦有之,其形圓如月然。《集韻》或作鈇。

例句:

1、周三早間,河南省鞏義市郊區壹名男子揮舞斧頭襲擊兒童和家長,造成四人死亡,另有兩人受傷。

2、混沌魔皇看出了那把斧頭並非是虛幻之物,而是實實在在的兵器。

3、該徽章被置於車輛車首傾斜裝甲的左邊,圖案是法西斯標誌和長槍黨的木柄斧頭黨徽。

4、王鐵匠壹進門就立刻走到火爐的旁邊,順手拿起壹把斧頭掀開了磚,就開始在爐角邊挖掘起來。

5、七月黨旗更鮮艷,鐮刀斧頭迎風飄。黨的光輝來照耀,祖國走上富裕道。發展建設幾十年,輝煌成果在眼前。國富民強多驕傲,各族人民多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