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略論正氣不足,邪實有余

略論正氣不足,邪實有余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病機、虛與致病5證候名稱、虛與致病6參考資料附件:1治虛與致病方藥2治虛與致病中成藥3治虛與致病穴位4古籍中的徐崢與致病1拼音zhèng XXIéshí

2英語參考健康能量虧虛和邪惡過剩[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正氣虛實證

健康的能量是虛弱的,邪惡的能量是強壯的

實感和失語癥的模擬呈現[湘雅醫學詞典]

3.總結實中正邪之虛,是指虛證和實證同時出現[1]。

4病機:正虛邪實的病機為[1]。疾病治療不當,或邪氣過盛,使正氣不足但邪氣猶存[1]。

5.證名:正氣不足邪實為候名[1]。原來是體虛的人感受邪實,有正虛邪實之證[1]。《黃帝內經·虛實論總論》:“邪氣盛,精虧。”通常以正虛為基礎,以惡實為標誌。治療需要扶正祛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