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走進李清照作文

走進李清照作文

 篇壹:走進李清照

 從沒人見過妳的照片,那個年代的妳沒有留下壹張照片,但我知道,妳壹定纖瘦而有氣質優雅,妳壹定是多愁善感,不然怎會有那麽多打開愁字成愁心的哀傷詞調,怎會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傷與愁,妳壹定豁達,灑脫,雍容大度,"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雖為女子,面對盛菊,依舊傾杯痛飲,壹醉方休。

 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了太學士趙明誠,熱愛文學的李清照嫁給這樣壹個醉心於文學藝術品收藏與鑒賞的丈夫,自然是如魚得水,兩人情投意合,生活十分美滿,使她很早的享受愛情的甜蜜,與嬉戲的歡樂,於是壹首"常記溪亭日幕,沈醉不如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便在這火花中燃起……可歡樂並不能久留,因為丈夫經常要出外遊學、做官,這給多情的李清照帶來極大的苦悶與哀愁,相思之中,作為壹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的女子,自然免不了把她的思想感情傾訴於筆端。剛新婚不久的她,便寫出了《壹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飛過,月滿西樓。花自飄零誰自流,壹處相思,兩處閑愁。簡簡單單的幾句中,她的相思之苦,閑愁只深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只相思並不是壹方面,而是雙方面的,是她與她的丈夫的兩心相應的美好,雖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人間最難耐的是寂寞。在李清照晚年的時候正值金兵如侵,北宋滅亡,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壹曲《聲聲慢》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她自己孤獨寂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在國破夫亡的淒清歲月裏對酒抒懷,借酒消愁。她的詞哀怨而淒厲:"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是啊!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痛失親人的遭遇,在她的心靈深處銘刻下的傷痕,“怎壹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人生以“愁”字著稱,正是這孤獨與愁悶,讓妳擎起了壹盞孤獨的燈,照亮了壹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壹曲完美的獨舞,用那豪放的詩句,寫出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來抒發具有須眉般悲壯的愛國情懷,如壹朵搖曳的花,守護著中華史上那壹座盛世空城……

 篇二:走進李清照

 壹片落葉,壹聲雁叫,壹地秋雨,壹柄青燈,李清照都能點石成金,賦予它濃郁的感染力。

 我喜歡她,喜歡她“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的天真,喜歡她“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的哀愁,喜歡她“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癡情,更喜歡她怒斥權貴,以詩明誌“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英雄氣概。認識李清照是從那首《聲聲慢》開始的,那是壹種淒涼的美,特別詩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彪炳於文學史,空前絕後,沒有任何人敢於企及。於是,她被當作了愁的化身。當我們穿過歷史時,才發現中國三千多年的古代文學史中,特立獨行,登峰造極的女性也只有她壹人,而對她的解讀又怎能是壹個“愁”了得。

 《如夢令》中壹***六句話,卻似壹幅圖,內容曲折而含蓄,特別是結尾那句“應是綠肥紅瘦”,大概是她腦中浮現的情景和感受,“綠肥紅瘦”四字,無限淒涼,卻又妙哉含蓄。李清照,壹個可歌可泣的女子。多少次的期盼換來的卻是夫君的壹聲惜別,多少次的等待換來的卻是雁過舊識,夫君的死給她帶來的是痛徹心扉,當再壹次面臨他的遺物時,更多的卻只是無聲的淚水,於是,從那時起,自那壹刻,妳便用充滿淚水的心去譜寫壹篇又壹篇吹人淚下的詩篇,用那滿地的黃花來寄托妳的思念,妳獨守著窗兒,望著天,腦中閃過與他的畫面,淚水再壹次灌滿妳的雙眼,就這樣,壹段段傷心的往事再壹次浮出水面,心又痛了,可是誰還來聽妳的訴言,誰又去了解妳心裏的不甘。當希望變成失望,當失望的淚水化成壹堵墻,誰為誰付出又有誰知道,墻裏墻外滿是悲傷。

 走進李清照,曉風疏雨,更兼梧桐,乍寒還暖時,妳爭渡我的遙盼錦書的西樓,從此,庭院深深,踏雪沒心情,卻把青梅嗅遍。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如壹紙沈香,令我終日凝眸,凝眸深處更添壹份敬意芬芳。

 篇三:走進李清照

 妳的壹生因才氣而孤獨寂寞;妳的壹生因戰亂而顛沛流離;妳的壹生因愁情而衰怨淒美。Www.besoo.com我和妳的距離是那麽縹緲,卻又是那麽的貼近。妳的蕙質蘭心打動了我,令我陶醉。

 古時人們普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歷史上有才氣的女子不令其人,如西漢卓文君,東漢蔡文姬,東晉謝道韞等,而妳的才華卻比她們更勝壹籌。穿越時空,請讓我走近妳,拾起妳遺留數百年的片紙只字,句句優美,字字動人。品味妳的詞,我走進了妳的心靈。當我品到“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我就仿佛看到妳衰愁的眼神;品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又使我感受到妳的寂寞、孤獨與惆悵,這些優美的詞句,是妳美麗的化身,但最讓我喜歡的數妳的“三瘦”了。妳喜歡以“瘦”字入詞中,“瘦”字具有不可言傳的魅力,可謂花瘦人瘦,憐花自憐,任誰是鐵石心腸,也要為之動容。這“三瘦”。壹是“新來瘦,非千杯酒,不是悲秋”我感到妳的清冷無奈;二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花瘦”我體會到妳的青澀和惜春情懷;三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感受到妳無限的相思之情,更是無限淒婉。三句詞中“瘦”均為點晴之筆,使人想到妳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雪為膚的才貌情趣。妳命運坎坷,卻書寫了婉約詞風不朽的詩篇。妳不讓須眉,妳以自己卓爾不鮮的這學才華得到了世人的公認;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

 由此可見,妳的才華堪與李煜並駕齊驅了。妳的身世和命運讓我同情,妳面對逆境時的堅強又讓我由衷地敬佩。我堅信,新時代的今天壹定會有更多像妳壹樣蕙質蘭心的女子流芳百世,千古揚名。

 篇四:走進李清照

 我早想走近妳,那個晨曦,正好讀妳。

 放下窗外的壹彎秀水,壹黛青山,只為了和妳壹起。看到妳的海棠花,瘦瘦的蜷縮在雨裏,豐腴的葉片上懸掛著妳的愁緒、追問和憐惜。妳在藕花深處和鷗鷺相遇,是妳的美麗錯誤點亮了鷗鷺的翅膀吧。妳惶急的.槳聲裏欸乃出青春的情趣。

 目光在金兵南下的鐵蹄中慌亂迷離,妳的壹葉扁舟輕輕,載不動濃郁的愁緒,憂郁的清淚跌碎在泛黃的詩頁裏,洇開漫漶。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妳的憔悴落了黃花。望著那慘白的彎月,使得這孤獨,融入了淡酒裏,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枕寒衾冷,怎將息。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妳的壹生被這漫天的愁緒所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這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面對著物是人非,面對著斷香殘酒,面對著綠肥紅痩,沒有同道,沒有相知,只有壹杯濁酒洗清愁,那清愁裏有妳的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卻情無所托,學無所傳,在那個年代,妳無疑是枝頭的壹朵奇葩。凜冽的秋風摧殘著妳,妳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的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枯雕謝。妳的才氣、倔強鑄就了妳的孤獨,妳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妳冰冷凝絕的美麗。

 “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既然傷心,那就大聲的喊出來吧,就和著傷心化作聲聲吶喊,飄蕩在對趙明誠的追憶裏,飄蕩在對國仇家恨的綿綿思緒裏。

 李清照,妳站在山頂,吮天地之銳氣,吸日月之精華。妳不會孤獨,妳帶著周身的光芒,深深吸引著我。穿越時空,我看到妳擎起壹盞燈,照亮了壹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壹曲完美的獨舞。

 千年了,妳那千年的眼神,跨越金國的兵戈鐵壁,跨越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跨越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生命裏的輾轉,滿腹的辛酸,凝重沈澱在壹條無盡的長河裏。

 在那個晨曦,我走近了妳……

 篇五:走進李清照

 古人不遠,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李清照。

 我手中捧著壹杯清茶,佇立在窗前,看著夕陽西墜,紅艷的火燒雲。思緒射向了遠方,穿越了今朝繁華的都市,停留在李清照那宋詞文明的宋代。

 我漫步走在宋朝的大街上,忽然壹個清脆亮麗的響聲傳了過來:“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清新淡雅的詩詞令我心頭壹陣喜悅,猛然想起,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有些淡淡哀傷的《壹剪梅》。走近書堂,傳來孩子們稚嫩、純真的聲音:“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孩子們的聲音讓我聯想到了妳當時作詩的樣子:陳舊的桌前擺放著兩杯美酒,酒中稍稍帶著那令人心悸的苦澀。此時,妳不僅對人民感到深深的同情,也對國家的安危擔憂著。醉了,碎了,妳詩興大發寫下了《醉花陰》。走近壹個官僚門前,壹個女兒嬌滴滴的走著,我不禁油然想起妳的那句詩:“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兩句話,三個動詞,生動的寫出了宦官少女的矜持與天真。

 我的思緒又從遙遠的詩句回到了現在。不僅因為妳的詩成為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妳對生活的執著與希翼,也令我折服。那時,妳憑著學富五車的才氣成為了當時年代的壹朵奇葩,但妳不被那冷落的秋風吹下枝頭,依舊傲然的盡情綻放。但幸福卻隨著日暮漸漸閉合,相思之苦,逃亡之愁,成了妳的生活主題。妳憑著男兒都未有的英雄氣概,屹立在生活強者的巔峰。妳詩中的淡淡憂傷的背後又是何等的堅強。妳從不放棄手中的筆,哪怕只有壹口氣在,也要用犀利的語言呼籲人們反抗金的殘暴侵略,保住大宋國土江山。妳的詩也曾鼓舞著多少士兵重新振作,誓死抵抗侵略者。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妳只能將這些苦難離愁化作壹杯淡淡的清酒,獨自沈澱於腹中。妳厭惡世俗的明爭暗鬥,淡泊名利,使妳成為我壹生最喜愛的典範。

 李清照,我多想成為像妳壹樣的傳奇女子,壹位愛國愛家,富有才華的女子。是妳擎起了壹盞燈,照耀了我那顆孤獨、敏感的心,鼓勵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壹眨眼,手中的清茶涼了,夜幕漸漸降臨。我伸了個懶腰,坐到凳子上,閱讀著妳意味深長的詩句……

 篇六:走進李清照

 生命中,總有壹些事情是無法挽回的……——題記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出身名門世家,書頁的馨香過早地在妳腦海中打上烙印,文化的汁液將妳澆灌得不僅外美如花,而且內秀如竹。妳的身世是如此地令人羨慕。是的,在那樣的壹個時代,女子為文作賦是滄海壹粟,而妳卻成就了歷史的輝煌。是身世的優越賦予了妳前進的動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沒有敏捷的才思,沒有細膩的情懷,如何能夠勾繪出這如此俏麗活潑的文字。少女時代的妳,集千萬寵愛於壹身,如何叫妳不顯示出朝氣蓬勃的姿態呢!那壹幅爭渡的美景圖中,似乎連妳爽朗的笑聲也壹並呈現了出來。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才剛經歷了與明誠***看庭前花開花落,望空中雲卷雲舒後,留給妳的,卻只剩下無盡的等待。明誠踏上了充滿荊棘的仕途之路,遠去了,留下妳,獨守空房,終日伏於案臺上了望。等到了秋風又起,等到了雁兒南飛,等到了壹輪明月又懸掛相思樓頭,卻等不到,等不到明誠的壹封信,等不到那壹個風花雪夜般的傳奇……

 風雨中又過了幾載,人事早已變遷,明誠已永遠地屬於他腳下的那條路,那壹坡黃土。而妳也與張汝舟結為連理。背負的不僅是那委屈的罵名,更是壹種無盡的煎熬。他沒有明誠般的細致,更不懂得憐香惜玉。華帳前,紅燭下,竟對妳拳腳相加。無意中,看到了鏡子中的自己。風雨葬送的豈是那幾瓣海棠花?不,是那易碎的紅顏。風吹起花瓣,如同吹起陣陣破碎的紅顏;洪荒的古樂,詮釋著靈魂的落差。躲進夢的深處,聽花唱盡繁華,唱盡夢魘,唱斷所有記憶的來路。

 歲月荏苒,夢已逝;人猶在,卻比黃花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短短的幾年裏,國破家亡,跟隨著高宗趙構的幾次逃亡,怎麽是壹個弱女子所能承受的壓力。我想,妳的心,可能早就死了,只剩空殼壹具。妳無力再回想起路途的顛沛流離,無力再回想起曾經的甜蜜與悲苦,更無力回想起那壹次的爭渡……

 壹顆巨星隕落。然而妳的生命盡頭,絕不僅是壹縷青煙。妳留下的回憶,太多、太美、太淒涼……

 我多想走近妳,將海棠花拾起,扮靚妳的容顏……

 走近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