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久以前就有清潔牙齒的好習慣。晉代開始使用柳枝制成的牙刷,唐代墓葬中也發現了豬鬃制成的牙刷,但當時壹般都是柳枝制成的。牙刷在宋代非常普遍。《東京之夢》記載,開封城裏有很多賣牙刷的店鋪。那時候“牙膏”可能就是中藥汁。在元朝的墓葬中發現了象牙制成的牙刷。公元前3000年,中國就有保護牙齒和清潔口腔的記載。春秋《禮記》中有“雞初啼,鹽洗”的記載。中國最早使用的漱口水是酒、醋、鹽水、茶和溫水。酒、醋、鹽水等。有解毒殺菌的作用。茶葉中含有氟和維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潔。五代時期,我國出現了復方潔齒劑,後逐漸發展到使用香藥清除汙物,即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飛機草等中藥。加入到牙齒清潔劑中,不僅可以保持口腔清潔,還可以治療口腔疾病。
我國在公元前幾個世紀就開始用刷牙來清潔牙齒,當時使用的工具非常簡單,比如楊柳枝。東漢(公元25年)高世安譯的《關於溫室沐浴僧的佛經》中提到了沐浴所需的七種用具,其中就有“六養之”這句話。那時候的楊枝是把楊枝的壹端或兩端削平做成刷子形狀制成的牙刷,像掃帚壹樣刷著藥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