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周叔弢的社會活動

周叔弢的社會活動

周叔弢以民族工商業者的身份, 積極參加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經濟建設1949 年, 他擔任全國政協委員, 翌年任天津市副市長, 後歷任天津市工商聯主任委員、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 第二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第壹、 二、 三、 四、 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周叔弢還是文物古籍收藏家, 民族文化的保護者。 從1952 年到1972 年, 他先後4 次將幾十年收藏的宋、 元、 明抄本、 清代善本及其他中外珍貴圖書計 3.6 萬余冊和歷史文物 1200 余件全部獻給國家, 人們贊譽周叔弢為“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產黨的親密朋友” 。

近現代的至德周氏家族,以對社會發展進步的巨大貢獻而譽滿全球,周馥 、周學熙、周叔弢、周壹良、周紹良等等,無壹不是中華民族的精英。而作為古籍文物收藏家的周叔弢與南開大學之間的淵源故事卻鮮為人知。 周叔弢,安徽至德(今東至縣)人,周馥的嫡孫、周學熙之侄,近代著名的民族實業家、古籍文物收藏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產黨的親密朋友。 周叔弢是北周實業傳人,為天津經濟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尊敬和愛戴。不僅如此,周叔弢也是聞名海內外的古籍文物收藏家、鑒賞家。歷經“半生跌宕”,周叔弢藏書達四萬多卷,皆以刻版好、紙張好、題跋好、收藏印章好和裝璜好而蜚聲天下。周叔弢“愛書如命”,竭盡多半生精力搜求,但他並無“子孫永保”的想法。相反,他卻多次把凝聚著自己數十年心血的藏書獻給祖國、獻給人民。周叔弢曾說:“回想自己在七十多年的藏書生涯中,常為搜求到壹本好書而感到其樂無窮,如今我為這些書籍,來自於人民,又歸之於人民,得到了最好的歸屬、最好的主人,無限歡快,非昔日之情可比擬。” 周叔弢大半生在天津度過,因而與南開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周氏家祠“孝友堂”藏有珍貴書籍數萬冊,皆為古代珍藏本。周叔弢出於愛書之心很想把壹些書籍捐贈給國家捐贈給人民。在他的大力動員之下,經過居住在天津的闔族公議,終於在1950年將家祠“孝友堂”收藏的三百八十余箱約六萬余冊書籍捐贈給南開大學,其中包括明刻本《南藏》及百余部叢書。1954年,他又把精心收藏的中外文圖書3500余冊捐獻給南開大學圖書館。這些書成為了南開大學師生們學習研究中的重要而珍貴的資源。 周叔弢對年輕人的關心幫助是極為突出的。南開大學圖書館專業的壹個學生,撰寫了壹篇關於天津近代藏書家的論文,他已經遍訪京津學校、圖書館和書店的專家、學者,根據他們提供的線索編成名單,希望周叔弢能給予審定並提出寶貴的意見。不巧當時,周叔弢正在病中,醫生為了他的健康考慮不準他會客。這位同學很是沮喪地正準備離開,卻被從病房裏走出的周叔弢的家人叫住,並向醫生求情希望給年輕人壹個求知的機會。原來周叔弢在病房中聽見了醫生拒絕這個同學的話,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況還可以支持,很想幫助這個年輕人。就囑咐家人把同學整理的名單要來,在病房中親自加以審閱,再通過家人轉交給這個同學。經過壹個下午仔細的閱讀,周叔弢慎重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給了年輕人極大的鼓勵和幫助。在周叔弢的指導幫助下,這個同學寫出了優秀的論文。這位南開學生與周叔弢未曾謀面卻結下忘年之交的故事被人們傳為壹段佳話。而周叔弢與南開大學的情緣也更深壹層。 1984年2月1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叔弢因病在天津逝世,終年93歲。不久,南開大學專門出版了壹本精美的周叔弢贈書目錄,以此紀念這位對南開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藏書家。綜觀周叔弢先生平生行事,無不顯示其濃摯的愛國精神,值得後人深深的景仰和永遠的懷念。他對南開大學的捐贈及其身體力行地關懷幫助青年人成長的深情厚意更應該為南開學子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