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都有什麽史

中國都有什麽史

如果是指24史的話:

《二十四史》是壹部什麽樣的書?

《二十四史》以統壹的紀傳體裁,完整、系統地記錄了明亡以前中國幾千年的滄桑歷史,是中國惟壹壹部完整的、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官修史(有幾部為私修而為官方所認可)總集。它規模宏大、卷帙浩繁,是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的壹部最重要的傳世文獻,是我國史書中的泰山昆侖。長期以來,學習、研究《二十四史》,已是無數中國人壹生追求的壹項極限運動。

《二十四史》以帝王紀傳為綱,貫穿歷史事件,輔以“表”連接時空、人物,用“誌”補以典章制度與天文歷法等內容,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了中國歷史全貌。其中記載的人物,舉凡帝王、貴族、官吏、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思想家、經學家、說客、策士、遊俠、隱士、商賈、醫者、蔔者、俳優等,無所不有;記載的社會生活,則政治、軍事、經濟、法律、科技、外交、文學、藝術、農商、財稅、天文、地理、歷法,乃至道德、宗教、民族、民俗等,無所不包。《二十四史》是諸多學科取之不盡的知識源泉,歷來為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鑒往知來、治國安邦,士族文人修身齊家、為人處世的鏡鑒。

中國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不但改變著中國自身的面貌,而且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世界的經濟格局和政治格局,重新喚起世界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的關註。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對記載中華文明的《二十四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十四史》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中華文化的基因深植其軀體之中。讀中國不可不讀《二十四史》。

舉凡人類社會早期文明:尼羅河、印度河、幼、底兩河與黃河流域四大源地,只有中華碩果僅存,其三中道夭折,早已花雕脈斷。

中國文明由古到今延綿傳承已是人類奇跡,完整記述這壹過程更是全球列國特例。壹部二十四史勾勒了上下五千年中華疆域內,以黃河文化為核各種文化碰撞融匯的主線,錄入中原漢族為核各地各族沖突磨合溶煉中華民族的全景式掃描。

二十四史由《史記》開篇到《明史》壓軸,合二十四部史書而成,計三千余卷,四千多萬字。系統記述從中華始祖黃帝起始(前二十六世紀)至清兵入關,明朝滅亡(公元壹六四四年)間,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乾隆四十九年(公元壹七八四年)由乾隆帝欽定典名《二十四史》。此後即以國史流傳後世。

二十四史以帝王紀傳為綱,貫穿相關事件,輔以“表”聯接時空、人物,用“誌”補以典章制度與天文歷法等其它內容,全方位、大視角、多層面、立體化地展示中國歷史全貌。記載社會各層人物幾無遺漏:舉凡帝、王、公、侯、將、相、官、吏、文、哲、兵、策、僧、道、士、子、俠、隱、經、說、醫、蔔、商、賈、婦、孺、優、妓,無所不有。涉及財、政、經、軍、法、科、教、文、藝乃至道德、宗教、民族、民俗、社會、生活無所不備。

《二十四史》作為官修“正史”與其它記史有著其不同尋常的政治內涵。史記背負“原始察終、見盛觀衰”的任務,始終是圍繞著各朝統治者的作為而立論,這其中折射出大量的歷史嬗變的信息,不容各歷史階段的各界領袖人物所忽視。因此《二十四史》文化現象在中國也是非常特殊的。

首先治史即由“國家開局,宰相監修,董事而成”。各史中主持修本的唐魏征、長孫無忌、房玄齡;宋曾知全、歐陽修、元脫脫,明宋濂,清張廷玉等都是當朝名重壹時的權臣兼學者。其中更有“禦撰”之說—開中國官修國史之先河的壹代聖主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親自為《晉書》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二紀及陸機、王羲之二傳寫了四篇史論,中有評司馬炎“居冶而忘危”“不知處廣以思狹”“以新集易動之基,而無久安難拔之慮”的議論,對前朝治亂興亡進行探討。“天命靡常”,使政治家們不敢無視歷史的教訓。

如此豐富的內容,已經使每部“正史”不僅只是壹般意義上的記史,而是使之具有了百科全書的性質。加之“國家開局”的嚴肅性,以及“近古易悉,情偽可求”的可靠性,成為後代研究各種專門學科、各類專史的取之不盡的源泉。因此“正史”的教化功能,也為歷代政治家們認可。對“正史”的校註整理也就成了歷朝與纂史同等重要的傳統選題。如今可見就有自從雕版印刷技術成熟的宋代以來,國子監主持校勘、翻刻的宋監本(17史)、明監本(21史)直至清乾隆帝“宸斷”,《二十四史》由此定篇。當今世界上公認的領袖人物毛澤東,曾有二十四年時間間斷研讀《二十四史》,並批註頗多。早在人民***和國成立之始的50年代,他就指示中華書局在全國範圍內調集人才,對二十四史進行整理校點。從1958年到1978年歷時二十年,終於出齊點校本《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不僅對於政治家是如此重要,它同樣在民間也至深人心。

二十四史

序號 書名 作者 卷數

1 史記 西漢·司馬遷 130

2 漢書 東漢·班固 100

3 後漢書 南朝宋·範曄 120

4 三國誌 西晉·陳壽 65

5 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

6 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

7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

8 梁書 唐·姚思廉 56

9 陳書 唐·姚思廉 36

10 魏書 北齊·魏收 114

11 北齊書 唐·李百藥 50

12 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書 唐·魏徵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壽 80

15 北史 唐·李延壽 100

16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200

17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225

18 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

20 宋史 元·脫脫等 496

21 遼史 元·脫脫等 116

22 金史 元·脫脫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壹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1921年,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壹。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的歷史

三國時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壹。“三史”加上《三國誌》,稱為“前四史”。

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宋、齊、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壹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二十四史”。並刊“武英殿本”。

在中國古代,“二十四史”被稱為“正史”。“正史”這個名稱見於《隋書·經籍誌》:“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當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以後,“正史”壹稱就被“二十四史”所專有,取得了“正統”史書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脫稿,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