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目錄學的分類法主要是七略和四部兩大體系。“七略”是漢代劉歆所創而見於《漢書·藝文誌》的分類,即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輯略是提要匯集,實際為六大類。六藝略包括後世四分法裏的經部、史部;諸子略即子部,兵書略和術數略可歸為子部;詩賦略即後來的集部。方技略則主要包括醫方醫技,後世亦劃歸子部。四部分類法是由西晉荀勖《晉中經簿》所創,它以甲、乙、丙、丁四部分別代表經、子、史、集,到東晉李充撰《晉元帝四部總目》易乙部為史部,易丙部為子部,四部按經、史、子、集排列。從此,這種分類法便成為官修書目的唯壹分類方法。經部主要是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谷梁傳、公羊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十三經以及解經的書和小學(文字、音韻、訓詁);史部主要是紀傳體正史及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史書、野史,它如地理、目錄、考古、詔令、奏儀等也列入史部;子部指古今諸子,包括《漢書·藝文誌》的“十家”以及佛、道、兵書、數書、方技、陰陽、五行等;集部包括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論等。除上述兩種主要分類法之外,還有九分法、十二部分類法等,但都是大同小異,影響很小。
西漢哀帝時期,劉歆繼承其父劉向遺誌,利用天祿閣的政府藏書編成了我國第壹部綜合性的圖書分類目錄——《七略》。該書依書的內容性質,將書分為六略三十八種,著錄603家,***13219卷。《七略》在中國目錄學史上具有開創之功,它在校勘整理文化古籍的基礎上創立了撰寫敘錄、總序、大序、小序等方法。它著錄了數以萬卷計的圖書,實際上是壹部古代文化史。此書雖然早已亡佚,但其基本內容卻在《漢書·藝文誌》中被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