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是壹首現代詩歌,由郭沫若所作,發表於1920。後收入《女神》詩集,也是現代詩歌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詩篇。
《鳳凰涅槃》以鳳凰的傳說為素材,通過鳳凰集木自焚,從烈焰中更生的故事,表達了徹底埋葬舊社會、爭取祖國自由解放的思想,體現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全詩基調雄渾悲壯,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詩作之壹。
本詩充滿了對黑暗社會的深惡痛絕、勢不兩立,和對現實反抗的強烈精神,對新的理想社會表現了熱烈的追求和對新生活的積極創造精神。
同時飽含著詩人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歌頌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現與萬物相結合的自我力量,體現了五四時代個性解放的鮮明要求。
擴展資料:
《鳳凰涅槃》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的古老傳說,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激情和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詩人筆下的鳳凰形象壯美而崇高。
她大膽否定舊現實的壹切,揚棄因襲的舊我,嚴厲斥責淺薄猥瑣的群醜,熱愛向往信箱、凈朗、華美、芬芳的新世界,體現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戰鬥的樂觀主義氣概,充分表達了作者徹底破壞舊事物創造現世光明的進步社會理想。
全詩***六章,是詩劇形式。第壹章“序曲”,寫鳳凰自焚前為自焚所作的準備。詩中描寫鳳凰自焚前的典型環境,以及描寫壹場大火升騰的情況,都具有對現實世界深刻的暗示作用。“鳳歌”壹章,詩人賦予鳳以粗獷雄壯的歌喉,讓其懷著強烈憤恨的感情去詛咒現實世界。
鳳對宇宙的質問、詛咒,言辭憤慨,感情強烈,猶如海中卷起的波濤,拍擊著堤岸,造成了地動山搖的氣勢。這正是中國人民在“五四”運動中,沖破歷史閘門,掀起反帝反封建怒潮的回聲。
第三章“凰歌”,借凰的悲訴,控訴了舊世界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不幸,鳳與凰對現實世界無所留戀,勇敢就焚,求得新生,乃是必由之路。“群鳥歌”以壹群凡鳥,比擬社會上某些醜類,對鳳凰的行動起到了襯托作用。“鳳凰更生歌”是全詩最後壹章,它是壹曲光明的頌歌。
總之,火種鳳凰的整體形象,是象征性的。鳳凰是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年青詩人的化身,自然萬物的象征;鳳凰的更生就是中國的新生,中華民族的覺醒,詩人新我的誕生,自然萬物生命力的獲取。可以說,《鳳凰涅槃》是民族覺醒的詩的宣言。
百度百科--鳳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