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確實是,貴州和江西的淵源很深,不僅我身邊好多貴州人,都說祖籍是在江西遷過來的,而且壹些古籍也有記載。
江西婺源儺戲
歷史上,江西的人口有很多次大遷徙,壹些是由於國家下令遷移的,比如明代的“調北填南”、明中期的“流民進雲貴”等,當時,很多軍戶、民屯,進入貴州,解決江浙、江南壹帶人多地少的矛盾,現在黔中地區的安順、貴陽,都還看得到“屯堡文化”,也就類似於屯兵的軍戶。歷史上,還有“江西填湖廣”的說法。
再有就是到貴州躲避戰亂的,因為貴州地形山地居多,山路曲折險要,很多地方都是大江、懸崖,需要架橋修路的成本太高,易守難攻,戰火不太容易蔓延至此,就連當年的侵華日軍,都未能全部占領貴州,當時的貴州就屬於大後方。
此外,還有壹個原因,主要是貴州沒有太多的地質災害,比如地震、水災等,都幾乎沒有,只要土地開墾出來,還是很有利於農耕文明修生養息的,所以吸引很多人遷徙過來,就是至今,貴州的氣候,也算得上是宜居的。
貴州安順儺戲
在貴州,很多有族譜的人家,有些都記載了從江西過來貴州的年代等,明朝的還是比較多見。而且,很多還是江西的名門望族,都到貴州來了,當時,很多貴州當地的軍官,都是江西人。
江西移民主要出自今南昌、豐城、九江、德安、景德鎮、樂平、鄱陽、余幹、吉安、泰和等市縣,也就是明清時期的饒州、南昌、吉安、九江四府,而且贛北多於贛南。
貴州的原著民,主要是以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為主,黔西北則主要是彜族,漢人主要集中在黔中(貴陽、安順)、黔北(遵義)等地帶,隨著民族之間的交融互通,從外面遷移來的漢人,逐漸分布在了貴州的各地。
所以,妳只要仔細觀察,多問幾個貴州人,應該都可以追溯到他們幾代前,可能就是江西遷過來的,而且很多大戶人家,比如姓黃的、姓朱的,很多人祖上,很可能就是江西籍,最近這些年,壹些貴州人都愛到江西去“尋根”什麽的,也是壹個佐證。
來源:悟空問答編輯:靈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