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手陽明大腸經簡介

古籍中的手陽明大腸經簡介

手陽明大腸經為十二經脈之壹。代號LI。與手太陰肺經相為表裏。五行屬金。《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本經自食指橈側端(商陽)起始,沿食指橈側上行,出走於兩骨(第壹、二掌骨)之間,進入兩筋(伸拇長、短肌腱)之中(陽溪),沿著前臂橈側,向上進入肘彎外側(曲池),再沿上臂後邊外側上行,至肩部(肩髃),向後與督脈在大椎穴處相會,然後向前進入鎖骨上窩(缺盆),聯絡肺臟,向下貫穿膈肌,入屬大腸。它的支脈,從鎖骨上窩走向頸部,通過面頰,進入下齒中,回過來挾著口唇兩旁,在人中處左右交叉——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分別向上夾鼻孔兩旁(迎香),脈氣由此與足陽明胃經相接。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齒痛,頸腫,目黃,口幹,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經脈過處灼熱腫脹或寒栗不復等癥。

詳見百科詞條:手陽明大腸經 [ 最後修訂於2017/10/8 9:54:26 ***4113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

古籍中的手陽明大腸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