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民間偏方:保健安神健腦良藥苦口話黃連

民間偏方:保健安神健腦良藥苦口話黃連

黃連是以吉著稱的藥物之壹。良藥苦口利於病,是人們早已熟知的至理名言。黃連正是因其苦才具有很高的醫療價值。

黃連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其根,為中藥要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由於根呈連珠狀而色黃,故名黃連。又因歷史上主產四川地區的峨眉山和洪雅壹帶,而形如雞爪,故又有川連、雅連、雞爪連等稱號。早在兩幹多年以前,黃連已入藥用,現已成為弛名中外的名貴藥材,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清心除煩等多種用途。

中醫主用於治療腸胃濕熱嘔吐、瀉痢、瘡瘍癰腫和心火亢盛、煩躁不眠、熱病神昏、譫語及耳目腫痛、口舌生瘡各病癥;西醫也將它作為良好的苦味健胃藥和治療痢疾的特效藥。黃連不僅藥用歷史悠久,而又以清熱解毒享有盛名,因而歷代醫家都對它有很高評價。如南朝梁、齊間的陶弘景曾有“久服長生”之說。明代繆希雍有“病酒之仙藥,滯下之神草”的贊譽。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總結前人用藥的經驗,概括為“黃連治目及痢為要藥,古方治痢香連丸,用黃連、木香;姜連散,用幹姜、黃連;治肝火,用黃連、吳茱萸;治伏暑,用酒煮黃連;治下血,用黃連、大蒜;治口瘡,用黃連、細辛,皆是壹冷壹熱,壹陰壹陽,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主輔相佐,陰陽相濟,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無偏勝之害也。”至今在處方用名上,還保留著炒黃連、姜黃連、酒黃連、吳英連等傳統名稱,可見古人對使用黃連的研究,已達到相當精細的程度。

據報道,用黃連素治療燙傷燒傷,不論是沸水、沸油燙傷,還是柏油、煤火燒傷,其治愈率均為100%。臨床使用證明,用黃連素治療燒傷創面,不僅能有效地防止感染,縮短療程,並能減輕創面疼痛,患者有清涼舒適感,除用藥前已嚴重感染的創面外,二度燒傷基本不留疤痕。若將黃連壹味研末,用油調成稀膏,對輕度燒傷外塗患處,也能收到98.5%以上的效果。此外,將黃連粉裝入膠囊口服,每次2克,每四小時1次,對大葉性肺炎、傷寒等高燒病人,可起到迅速退熱的作用。更為有趣的是,不但黃連有如此好的醫療作用,就連蜜蜂采黃連花汁釀造的蜜,也與黃連有相同功效。難怪宋代有位詩人看到陽春三月,百花爭艷的時刻,那色自如玉、嬌嫩欲滴的黃連花,夾帶著淡淡藥味,飄浮起陣陣清香,招引成群結隊的蜜蜂逐香而來時,即興作詩,為後人留下了“蜂鬧黃連采蜜花”的佳句。

選方:

1.治嘔吐酸水、脈弦遲者:人參、白術、幹姜、炙甘草、黃連,水煎服。

2.治癰疽腫毒,已潰未潰皆可用:黃連、檳榔各等分,為末,以雞蛋清調塗之。

提醒您:良藥苦口話黃連 此民間偏方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