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化中心建立在原綏遠省人民大會堂後面,主任為伊德欽。下設總務、研究、博物、體育、藝術等部門。吸收地方紳士郭襄(齊和*)等人為館員,從“發展舊文化,引進新文化,弘揚蒙古文化”入手。發行文化專刊,編寫小學教材和課外讀物。後來將原綏遠省立圖書館、人民教育博物館、通泰博物館統壹為圖書館,並籌備成立印刷所。
此外,為了使偽蒙古同盟自治政府的官員“交流日蒙文化,領略真正的東方精神”,還為偽蒙古政權及其附屬機關的工作人員開設了日蒙語言講習班。並派官員和留日學生去日本留學。
在偽蒙新聯合自治政府時期,貴綏、包頭、察哈爾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巴顏喀拉盟有小學520多所。除了歸綏中學和綏遠師範外,還增加了巴彥塔拉蒙師範等幾所中學。高校有位於張家口的“蒙江學院”,是“蒙江”地區的最高學府。此外,貴綏還有蒙古學院、中央警校、農學院、交通學院等。學校的教育方針對蒙古族、漢族、回族有不同的要求。對蒙古族的教育政策是:1。深入實施產業服務教育。2.深入開展體育、健康和宗教教育。3.對日本語言和文化的徹底吸收。4.培養科學常識,改善生活習慣。對漢族的教育政策是:1。深入貫徹日本教育及其精神。2.日滿支合作的基本精神修養。3.徹底還原禮教,實施實業教育的培養。對回族的教育政策是:1。除上述相同外,徹底進行道德教育。2.建立親日思想,並在日語教育的訓練中逐步培養。學校的課程設置也完全取決於上述教育方針,日語課程占很大比重。很多老師是日本人,或者在日本人的監督下授課。社會教育也是日本侵略者奴化教育的壹個重要方面。普及教育館、普及學校、宣傳班、愛心班、反* *少年團、少女團、兒童團、婦女反* *俱樂部等。已在“蒙疆”各地設立,大力宣傳親日反* * *反華。組織訪日團,回國後宣傳日本文明,樹立親日思想。民國30年(1941),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改組後,增設報社和廣播局,出版《蒙古新聞》、《蒙古新聞》、《蒙古日報》、《蒙古新聞》等報紙,宣傳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