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頭痛·氣虛證簡介

頭痛·氣虛證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頭痛·氣虛證的病因病機 5 頭痛·氣虛證的癥狀 6 頭痛·氣虛證的治療 7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頭痛·氣虛證的穴位 2 治療頭痛·氣虛證的方劑 3 治療頭痛·氣虛證的中成藥 4 頭痛·氣虛證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頭痛·氣虛證 1 拼音

tóu tòng ·qì xū zhèng

2 英文參考

headache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頭痛·氣虛證(headache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1])又稱氣虛頭痛[2]。是指氣虛不足,以頭痛隱隱,時發時止,遇勞加重,頭暈,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自汗,面色晄白,舌淡紅或淡胖,邊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或脈大無力等為常見癥的內傷頭痛證候[2]。見《脈訣·頭痛》。

4 頭痛·氣虛證的病因病機

氣虛清陽不升所致的頭痛[3]。

5 頭痛·氣虛證的癥狀

《蘭室秘藏·頭痛門》:“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者,腸胃之所生,乃氣虛頭痛也。”常兼有神疲乏力,飲食無味,脈弱,或大而無力,遇勞則頭痛更甚等[3]。

6 頭痛·氣虛證的治療

治宜健脾益氣,可用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加黃芪、蔓荊子等[3]。本證可見於貧血、緊張性頭痛等病[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