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制鹽用什麽方法

古代制鹽用什麽方法

古時的人並不將天然鹽看作是鹽,而是稱之為鹵。

古代人工最早采制的鹽,可能是海鹽。

古籍記載,炎帝(壹說神農氏)時的宿沙氏開創用海水煮鹽,史稱“宿沙作煮鹽”。

宿沙氏其人,只是壹個傳說中的人物,實際上用海水煮鹽,應當是生活在海邊的古代先民經過長期摸索和實踐創造出來的。

也許宿沙氏將煮鹽的方法提升推廣,後人也就將采制海鹽的發明權歸到了他的頭上。

湖鹽又稱池鹽,內陸的鹽湖,由於受幹燥氣候影響,能夠自然生成結晶鹽。

歷史上古老的河東鹽池,就是借助風和太陽的蒸發作用,自然生成食鹽,史稱“解鹽”、“潞鹽”或“河東鹽”。

河東鹽池很早就出現在史籍的記載中,鹽池采鹽的歷史也許並不比海鹽晚。

現在青海省境內的察爾汗鹽湖、茶卡鹽湖即盛產這種池鹽。

池鹽具有自然結晶的特點,晉人王著《洛都賦》雲,“河東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沃,成之自然”,是說池鹽不需火煮,自然可得。

河東鹽池地處黃河流域,可見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古代先民,應當很早就接觸到這種天然池鹽。

現在很難確定池鹽與海鹽的發現及食用孰先孰後,因為海鹽也可由滯存淺灘的海水經風吹日曬,因蒸發作用而自然結晶生成。

生活在海邊的古代先民也會很早發現並食用這種自然結晶生成的天然海鹽。

自然生成的池鹽和海鹽,以及露出地表的巖鹽,自然溢流外泄的鹽泉和隨地可得的土鹽,只要在生成這些天然鹽的地域內有人類活動,先民總會或遲或早發現它。

只是由於時代久遠,也就不易判定池鹽與海鹽發現的時序先後。

井鹽出現也許稍晚壹些,依文獻記述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巴蜀地區。

《華陽國誌》說是知天文地理、識水脈的李冰發明了鹽井開鑿技術。

李冰在治水的同時,勘察地下鹽鹵分布狀況,鑿出了鹽井。

成都等地曾出土壹批鹽井畫像磚,形象地再現了古代井鹽生產。

古代采鹽之法

中國古代的海鹽、湖鹽、井鹽,大體都是取鹵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風吹日曬,水分蒸發後便能得到鹽。

宋代以前的海鹽制造,全出於煎煉。

海鹽是刮土淋鹵,取鹵燃薪熬鹽。

海鹽鍋煎之法和用具,歷經元、明、清各代更替,並無明顯差異。

嶗山青鹽遲到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鹽民才用溝灘之法,改煎為曬,從而結束了煎鹽的歷史。

煎鹽耗費大量柴草,費工費力。

從北宋開始,海鹽出現曬法,由於技術的原因,效果並不太好,所以煎鹽仍多於曬鹽。

到了清末,海鹽各產區大都改用曬制之法,技術逐漸完善起來。

那些沿海岸線架設的燃燒了幾千年的燒鍋煎鹽設備,自然成了歷史的陳跡。

在南方如海南島地區,陽光充足,是曬鹽理想的場所。

最簡便的方法是用經過太陽曬幹的海灘泥沙澆海水過濾,制成高鹽分的鹵水,再將鹵水存在池中,在陽光下蒸發結晶成鹽。

井礦鹽的生產分為采鹵和制鹽兩個環節,古代提取天然鹵法的方法多為提撈法,現代則有氣舉法、抽油采鹵法、自噴采鹵等方法。

在巖鹽型礦區大多采用鉆井水溶開采方法,有的采用單井對流法,有的采用雙井水力壓裂法。

古代井鹽制鹽采用煎法,與海鹽煎法相似。

湖鹽分為原生鹽和再生鹽,主要采用采掘法或灘曬法生產。

有些鹽湖經過長期蒸發,氯化鈉沈澱湖底,如柴達木盆地的鹽湖,歷經數千萬年變化形成了幹湖,鹽晶暴露在表面,不需經過加工即可直接挖取。

湖鹽生產采用灘曬法的歷史悠久,與海鹽早期生產工藝不同。

海陸取鹵,日曬火煎,煮海熬波,鹵水成鹽。

讓人頗費思索的是,煎鹽那樣費力,歷史上卻壹直在采用這個方法。

在西南有的井鹽區因為煎鹽,將周圍的樹木砍伐光了,不僅造成了環境的破壞,最後也使得鹽井因缺乏燃料而停產。

當然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西南井鹽產區光照少,鹽工們不可能想到讓太陽來曬鹽。

不過東部海鹽產區並不缺少光照,但曬鹽開始的時間依然很晚,似乎不完全是技術問題。

倒是池鹽的曬鹽技術出現很早,發展也很成熟。

可是這進步的技術,為什麽沒有在更早的時候影響到海鹽生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