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初中語文課本還是高中語文課本,裏面的文言文有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通假字。這些通假字,說白了,就是古人寫的錯別字。比如悅寫成“說”,“早”寫成“蚤”。至於為什麽會出現錯別字?我認為有三個原因:壹是原作者創作這篇作品時,有些字的寫法還不夠固定,有些字有不同的寫法。二是傳抄的原因,我們後人拿到的古籍版本,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別人傳抄的,並非作者的真跡。抄寫之人,如果沒有學究之精神,很容易疏忽倦怠,壹疏忽,就把原來的正確字抄寫成了錯別字字,所以,這也能解釋為什麽通假字正誤兩字的字形很相近。現在有些學生不認真做作業,臨時抄寫別人的答案,拿上來壹看,結果出現了不少的“通假字”,就是這個道理。三是作者確實忘了那個字的正確寫法,幹脆用音近或形近的字代替,如:1、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知,通“智”。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要,通“邀”,邀請。3、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案”通“按”。
既然是錯別字,那麽教材的編者為什麽不把這些字修改為正確的呢?我想編者是基於這個原因:保留通假字,能增加原文的真實性,更重要的是,能訓練學生的理解、推斷能力,學生通過對前後文的理解,推斷某字是否存在通假,這有利於他們閱讀能力的培養。
有人肯定又要問了:“通假字保留,那為什麽文言文要打標點符號?要知道,古人寫的文章可是沒有標點的哦!”確實,古人的作品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專家學者通過反復考究、推斷,給這些文章打上了標點符號,便於現代人閱讀和理解。長篇大論的文章,如果全部不打標點,對於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個很大的難題,單是為文章打上標點符號,就要花很多時間,這不利於學生較快地掌握古代典籍內容,也不利於教師教學。而且,這項工作的難度遠遠大於判斷壹個字是否存在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