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現在有哪本哲學原著被翻譯成中文了?

現在有哪本哲學原著被翻譯成中文了?

《人類閑暇生活調查》中文版序言

隨著人們工作時間和家務時間的減少,休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加了。現代社會的組織模式正在發生轉變。不僅要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還要為人們提供休閑機會,通過休閑來豐富生活。隨著社會的進步,休閑的含義也在變化。起初,休閑只是被視為人們從緊張的工作中恢復的壹種方式;後來,休閑成為人們追求幸福和地位的手段;但或許休閑最終會成為人們追求人生意義的壹種活動。休閑和人們對休閑的利用已經成為壹個重要因素,對人的身心健康、社會經濟制度乃至文化價值的確定都有影響。

每壹種文化都創造了休閑的概念,並不斷地定義這個概念。所以北美社會采用的休閑模式不能作為中國的模式;只有中國人才能決定如何利用寶貴的閑暇時間。但是,作者希望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中國人在看待自己的休閑時,能夠以其他國家為背景,讓自己的休閑模式不斷進化。

在大多數情況下,壹個社會在工業化初期的特征之壹是自由時間的減少,但這種趨勢會逐漸改變。隨著自由時間的增加,人們必須對有關人類生活目的的問題給出新的答案。限制最少的休閑時間的價值是什麽?這是壹個老問題。這個問題壹定要回答,壹定要答好。

本書試圖幫助讀者了解關於休閑、消遣、娛樂和“流暢”的理論和研究成果,希望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到休閑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明確自己關於休閑的價值觀。作者在此向本書的中文譯者(請加標題)康正和(請加標題)松田表示感謝,因為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工作,作者才能把書中的思想呈現給國內的朋友;我還要感謝《自然辯證法研究》的編輯馬女士,她以自己的真知灼見和不懈努力,把中國北方閑適學者的著作帶給了中國人民。作者堅信,她本人的學術研究也將為中國的休閑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傑弗裏·c·加布於2000年春天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走向自由:休閑社會學新論》中文版序言

《走向自由:休閑社會學新論》能夠被翻譯成中文,這是作者的榮幸。本書初版出版時,是十幾年來美國休閑領域唯壹的研究生理論著作。當時,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對西方社會科學中關於休閑的常見理論進行全面而批判性的分析。希望這本書也能對國內同樣專業的建立有所裨益。

這本書的副標題雖然有“社會學”壹詞,但其研究並不僅限於社會學研究。這本書的第壹部分是用社會心理學研究休閑體驗。這壹部分還使用了壹個存在主義的隱喻,反映了當代歐洲哲學,尤其是法國哲學的影響。第二部分從社會交往的制度基礎和休閑資源兩個方面論述了休閑產生的社會背景。貫穿這壹部分的主題是個人經驗與休閑對個人的意義以及休閑的社會文化基礎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反映了在社會學理論中占據核心地位的個人能動性與社會結構的局限性之間的代理和結構關系。最後,作者提出了“社會存在主義”的概念作為處理這壹矛盾的方法。在用沖突理論和批判理論分析休閑這壹章中,作者對西方社會的壹個普遍觀念提出了挑戰。根據這壹觀點,休閑必須具有積極的意義,有益於個人和社會的健康。本章論述了馬克思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休閑的壹些觀點。最近,我在壹次本科生考試中對這個問題做了進壹步的發展(參見j . Kelly & amp;弗賴辛格,21st Century Leisure:當前問題,阿林和培根,1999).這本書的最後壹部分追溯到西方古典哲學,用壹些隱喻討論了文化發展和創造力的主題。

壹種可能是這些不同的方法或隱喻是互補的。沒有壹種方法是“最好的”,但每種方法都有壹些對休閑研究極其重要的價值。書中使用的辯證螺旋是為了說明每個理論模型都有優點和局限性,後續的理論都試圖突破這些局限性。這其實是對那些認為只有自己的理論才有價值的人的委婉說法。休閑是壹個多方面的復雜現象,在其文化和歷史背景中有許多相對性。休閑是人們通過自己的社會文化活動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壹個固定的、永恒的概念或理想。基於此,更合適的方法是用動態的、辯證的理論來研究和分析休閑,而不是單壹的理論,無論它多麽吸引人。

本書首發於1987。從那時到現在,無論是休閑研究領域還是我自己的思想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我現在想修改這本書,我會增加壹些內容。首先,我會更強調休閑的經濟環境。信息化條件下的全球經濟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公司的資本和權力高度集中。資本主義的力量及其內在矛盾是影響全世界休閑的壹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未來休閑商業化趨勢和投資資本的偏向將更加突出。第二,西方大部分關於休閑的社會學研究其實都是使用功能分析,如果我修改這本書,我會讓沖突理論在這本書的理論框架中占據更核心的位置。馬克思主義看到,資本主義社會因為人們的經濟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社會階層,各自的資源和利益也不同。當然,我們需要對這種觀點進行批判和修正,但我們也應該把它應用到更廣泛的範圍。例如,休閑可能有利於那些有資本投資的人,而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被邊緣化的工人將隨著“服務”行業的擴張而受到更多的剝削。第三,根據以上分析,我會更加關註基於性別、種族、階級的社會群體,以及在什麽條件下、以什麽方式通過文化發展和文化表達來反抗資本主義。

這本書雖然涉及了壹些其他國家的歷史,但它的詞匯、隱喻和概念框架完全是西方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作者認為西方的概念框架優於其他文化。這本書絕不是為了強化文化領域的殘余帝國主義。相反,作者希望本書中討論的各種理論的對話可以作為壹個挑戰,激發其他文化中休閑理論的對話。畢竟,中國人對生活和休閑有著深刻的思考,形成了悠久的傳統。今天,隨著中國文化和社會的巨大變化,這本書可能有助於激勵中國的同事以新的方式發揚這壹傳統。

比如,中國的思想傳統似乎比西方更註重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生活的整體性,而不是像西方文化那樣把生活的不同方面割裂開來。中國人的休閑方式似乎不像西方人那樣強調積極的活動。我們不應該認為休閑的好處與花在休閑上的時間和休閑活動的數量成正比——這是壹種過於簡單的理解。那麽,這本書的存在主義主題能否在這種簡單的理解之外,融入壹種休閑的方式呢?在任何文化中,個人經歷和社會背景都是相互作用的,但這種相互作用在中國或其他非西方文化中的表現形式顯然會與西方文化不同。

翻譯的難度遠遠不止是弄清壹些單詞的意思。閱讀任何譯本都需要讀者從兩個方面去閱讀。壹方面是從原作中使用的文化和語言來考察其意義,另壹方面是讓這些意義與譯文中使用的語言很好地關聯起來。因此,作者非常感謝譯者趙冉在翻譯這本書的中文版時所做的出色工作。她正在做壹項極其困難的工作。我希望這本書的價值是值得努力的。作者還要感謝本翻譯叢書的主編馬女士以及其他支持本跨文化項目的著名學者。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壹片汪洋。希望這本小書能成為這片海洋中的壹滴水,讓學者們的努力和支持不至於白費。

約翰·f·R·凱利於2000年6月出生於伊利諾伊大學。

21世紀休閑與休閑服務中文版前言

21世紀是壹個將發生深刻變化、具有極大不確定性的世紀。人類有意識的進化,會讓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以往任何壹個世紀。21世紀將是最能揭示人類目的的世紀。

隨著中國繼續重新定義她的身份,休閑將成為她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旅遊、大眾傳媒、體育、文化、接觸自然、藝術、自願參與社區生活、個人愛好等關系到人們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領域將變得更加重要。此外,像其他現代國家壹樣,休閑活動將在中國的經濟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20年,中國很可能成為世界上遊客數量最多的國家。休閑的利用將對我國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和生產效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休閑也將對人們適應老年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這本書是從西方的視角寫的,但作者也意識到,當今人類面臨的所有重要問題都是國際性的。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相互依賴的程度是前幾代人無法想象的。而這種相互依賴會不斷增加,以至於人們不得不關心別人的問題。在中國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人們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問題和機遇是跨國界、跨文化的。每壹種文化都在不斷地建構和重構休閑,中國也在重構休閑;我們真誠希望這次重建將產生輝煌的成果。

在此,作者要感謝本書的中文譯者,即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張春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陳定佳博士和中國中醫藥大學醫院的劉峰華博士。正是因為他們的興趣、努力和聰明,這本書才得以翻譯。我還要感謝我的朋友和同事,中國辯證法研究會的馬·女士,她高瞻遠矚地看到了休閑對中國人的重要性,從而使本書的中文版得以問世。

傑弗裏·c·加布於2000年春天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休閑的進化:哲學和歷史的視角》中文版序言

這本書是壹本從歷史和哲學的角度探討休閑的書。我們很高興知道中國的讀者將能夠閱讀這本書。但是,我們意識到,這本書能引起中國人的興趣,不是因為它寫得多麽深刻,而是因為中國正在迅速變化和發展,其中許多影響著時間和娛樂資源的分配。在過去的20年裏,全球經濟和政治力量、貿易政策、全球金融體系和跨國公司給我們的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中有許多是朝著正確的方向,但也許不是所有的都是。中國在1995實行五天工作制,對於數百萬中國勞動者來說,這無疑是壹種進步。對於中國很多大城市來說,有買漢堡、薯條、披薩、炸雞塊的美式快餐店,很多人尤其是城市青年的衣服上印著很多美國公司的logos。最多,我們是矛盾的。中國也有許多新的辦公樓和工廠,其中許多屬於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在中國經營的跨國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北京市中心湧現出許多具有建築美感的現代而獨特的寫字樓,極大地改變了北京的面貌。中國修建了許多高速公路,這只是不斷擴大的商業和旅遊基礎設施的壹部分。得益於這些基礎設施,中國可以容納大量遊客。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遊客最多的兩三個國家之壹。休閑當然是旅遊的核心要素。

中國能看到這本書裏的思想,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變化,更是因為中國的壹些學者在幾年前就預見到了休閑的前景和潛力。他們認為其他國家的經驗和理論可以為中國提供壹些有益的參考,因此他們花了很大力氣將這本書和其他外國學者的著作翻譯成中文。這首歌最早是由著名編輯、作家、社會活動家馬·女士創作的。作為這個項目的執行主編,她以高超的技巧和極高的熱情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將這些國外學者關於休閑理論和研究的著作翻譯成中文。本叢書的三位主編——著名哲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於光遠;北京大學復雜系統研究所教授、原人大副主席成思危;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教授、前教育部副部長龔育之都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學者,這表明中國非常重視休閑和娛樂機會。翻譯這本書的復雜任務由陜西大學的程素梅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的季斌博士完成。這樣壹位有成就的人對我們的書感興趣,我們深感榮幸;而且他們能意識到休閑的重要性和它的無限潛力,這讓我們感到很幸福。

從歷史上看,中國和西方國家開始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時間較晚,通信技術的發展對這種了解起到了壹定的促進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才50年,對當時西方國家斯大林主義壓迫資本主義進壹步蔓延的恐懼導致我們進入冷戰時期,直到大約25年前才開始緩解。因此,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在最近才成為可能。以前雙方都是帶著面紗看對方,現在揭開這層面紗的工作才剛剛開始。自從凱爾波羅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忽必烈的中國後,雙方從未對對方如此感興趣。冷戰的正式緩和始於1972,尼克松總統去中國會見毛澤東總統。但在此之前,已經有了“乒乓外交”——中國的國家乒乓球運動員在美國巡回比賽,並與美國球員進行表演賽。文化大革命後,中國的壹些劇團到美國和加拿大巡回演出,演出了《白毛女》等劇目,開始了中美之間頻繁的文化交流。最近,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到中國演出普契尼的《圖蘭朵》,在故宮上演了多達9場。去年,中國和美國進行了女足世界杯的決賽。兩國選手精湛的競技、優美的姿態、良好的紀律深深吸引了美國觀眾。誰能不被藝術表演或藝術作品中的美和優秀所感動呢?正因為如此,來自不同文化的人總能在劇院、音樂廳、美術館和運動場相遇。這再次說明休閑活動在人體中具有核心地位。

除了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和中國學者的遠見之外,我們的觀點能夠被介紹到中國還有其他原因。世界是多元的,只要我們接受它,這種多元就會豐富我們的生活。但是也要認識到,中國本身是非常多元的,所以中國654.38+0.3億人口中,肯定會有壹部分人受到他們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經歷的影響,覺得《休閑的進化》是壹本適合他們的書。像北京、香港、上海、澳門這樣的城市,無疑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中國南部和西部內陸地區的城市位於山區甚至沙漠地區,而不是像東部那樣的平原和沿海,所以不太為外國人所知。但由於他們與國外相對隔絕,所以能形成壹些獨特的生活方式。就像中國西部民族自治區城市的人們有著與沿海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壹樣,中國的農村也是壹個與城市截然不同的世界。中國多元的生活方式有時會讓美國人無所適從,但美國的許多族群和亞文化也豐富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由於中國如此多樣化,無疑會有壹些人對我們的觀點感興趣。把壹些外國作品翻譯成中文,會讓中國文化提供的可能性更加多元化。

翻譯這些作品有助於人們了解東西方思想和文化傳統的差異。在美國,人們越來越重視基督教以外的宗教,但大多數人仍然信仰基督教。作者生活的許多方面都受到基督教的影響。比如在基督教之前形成,後為基督教所用的安息日,以及16世紀在中歐產生的新教倫理,對我們的影響都很大。基督教最多只能說在中國有立足之地;反過來說,佛教最多只能說在美國有立足之地,儒教和道教在美國的影響力就更小了。傳統上,我們美國人植根於古希臘和古羅馬。我們是天生的懷疑論者和經驗主義者,我們希望看到壹切的證據。從生物遺傳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根主要在中歐和北歐,但是我們當中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血統的人的比例在增加。地理原因使我們能夠從歐洲祖先那裏獲得獨立,經濟和資源優勢使我們崇尚個人主義,財富使我們成為渴望享受的人。總之,雖然西方的電視電影有稱霸世界的趨勢,但是很多關於我們的東西還是會引起中國讀者的好奇。

然而,我們的觀點會引起中國壹些讀者的興趣,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我們有多麽不同,而是我們在許多方面如此相似。雖然今天的大多數美國人是歐洲移民的後裔,但最早的美國人來自東部。大約4萬年前,他們穿過當時覆蓋白令海峽的堅冰來到美洲。這些最早的美國人是大約40萬年前居住在離北京不遠的北京人的後裔。今天,遺傳學家告訴我們,盡管人類物種似乎極其多樣化,但我們99.9%的遺傳物質是相同的。所以,雖然我們美國人認為指導我們生活的準則來自古希臘,比如亞裏士多德的“中庸”,但其實儒家經典之壹的《中庸》也可以為我們提供同樣的準則。有人說,偉大的人彼此都有相似的想法。這壹點也不差。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賞李白和杜甫的詩。我們能理解他們的感受,我們自己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在內心深處,我們可以感受到易經、《詩經》、《道德經》等中國古籍所揭示的真理。同樣,中國人也可以欣賞亞裏士多德的《倫理學與形而上學》和盧克萊修的《自然論》。在我們美國的文化傳統中,有來自古希臘斯多葛派哲學的冷漠思想,但這種思想也可以來自中國,因為中國的聖人曾經說過: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裏,壹頂帽子,壹碗飯就夠了。

但是,休閑應該使我們獲得比“壹頂帽子、壹碗飯”更多的基本生活資料。它使我們能夠尋求意義、目的、美、友誼、快樂、心靈的平靜以及與他人的和諧,從而滿足我們更高層次的需求。作者很高興我們的書能加入兩國人民的交流,因為中美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最終不是取決於亞當·斯密理論中的資本主義原則,而是取決於他在《道德情操論》中教給我們的東西:人類可以和平和諧地生活在壹起,因為在他們心靈的最深處,我們都知道彼此的感受。

托馬斯·古根海姆傑弗裏·戈德比2000年2月出生於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

《女性休閑:女性主義視角》中文版序言

作為作者,我們深感榮幸的是,這本關於女性休閑的書能夠被翻譯成中文。書中討論的這個重要問題也引起了北美以外的關註,這讓我們非常高興。我們希望讀者能夠理解,這本書是以中國北方的視角來寫的,其中的壹些觀點對美國社會會有意義,但也有壹些觀點可能是中國讀者所不熟悉的。讀者應該註意到這些觀點來自不同的文化,並自己判斷它們在多大程度上適用於中國。但我們也意識到,女權主義和與女性休閑相關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註。我真誠地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推動中國的女權運動,同時為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質量提供壹個基礎。

從世界範圍來看,休閑的研究領域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這本書能以中文出版的事實充分證明了休閑對於中國的未來是多麽重要。我們知道,世界各地的社會都在迅速變化。我們希望這本書能讓人們意識到,休閑應該對所有人開放,包括經常被忽視的女性。此外,我們也希望這本書能鼓勵中國學者進壹步探索中國文化的休閑觀。

雖然在具體問題上不同社會有很多文化差異,但我們認為這本書涉及的壹些原則具有壹定的普遍意義。關於性別及其對人的影響的研究在不斷發展,研究者對不同群體的了解越來越多,這有助於我們在更廣泛的意義上理解休閑。單純描述性別差異已經沒有意義。我們需要進行下壹步,即找出女性和男性的生活是如何與性別相關的,找出這種聯系對休閑的影響,找出這些影響對我們的生活質量意味著什麽。

休閑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北美學者的研究表明,休閑有許多不同的定義,這些定義都與人們的自我意識和與他人的關系有關。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有薪工作人口,工作(包括有薪工作和無薪工作)與休閑之間的關系正在引起更多的關註。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不斷湧現,揭示了休閑有時賦予了女性權力,但有時也起到了維護女性傳統角色的作用。對於壹些女性來說,從事休閑活動意味著她們擺脫了傳統的社會期望,獲得了壹些新的發展機會。

我們意識到翻譯和出版這本書需要很大的努力。譯者劉二和馬蘭在這本書上花了很多時間,對此我們深表感謝。我們也感謝馬女士為使本書順利出版所做的巨大努力。最後,我們要感謝Venture出版社對本書所討論的問題的強烈信心,不僅出版了其英文版,還使我們能夠將我們的觀點介紹給中國,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觀點。

當這本書的中文版出版時,我們希望全世界的女性都能在休閑活動中被賦能,同時也能通過休閑活動被賦能。此外,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關於性別與休閑的學術著作。最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增進中國和北美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友誼和合作。

我謹向我們在中國的新朋友致以最美好的祝願!

《走向自由:休閑社會學新論》能被翻譯成中文,對作者來說是莫大的榮幸。本書初版出版時,是十幾年來美國休閑領域唯壹的研究生理論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