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編年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的壹種體裁,那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是什麽

編年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的壹種體裁,那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是什麽

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春秋》,我國現存最早的壹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的; 《左傳》,我國第壹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名為《春秋左氏傳》,簡稱《春秋》。

《春秋》記載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包括12個國君,合計242年的歷史。它雖是魯國史的壹部分,但它把魯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以及當時天下大勢的演變情況,也作了廣泛的記載。因此,史學家就把200多年的這段歷史叫做"春秋"時期。

《春秋》是孔子編訂的"六經"之壹,它被儒家各派尊為"經",對它的解釋稱為"傳"。到漢代時,這種傳已有《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夾氏傳》和《鄒氏傳》5種之多,後來,《夾氏傳》和《鄒氏傳》亡佚了,流傳下來的只有《左氏傳》、《公羊傳》和《谷梁傳》,被稱為"春秋三傳",是我們讀《春秋》時可對照參考的。

參考資料:

瑞文網古籍--第壹部編年體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