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蜀道,具體指的是今天劍門關以南從四川廣元市劍閣縣到綿陽市梓潼縣石牛鎮的古蜀道,是古代著名的“劍門蜀道”中的壹部分,又稱金牛古道。宋陸遊曾留蜀約十年喜蜀道風土因題其生平所為詩曰《劍南詩稿》後人因“劍南”稱之。
劍門蜀道沿線三國文化深厚,龐統、蔣琬、姜維、鄧艾、馬超、鮑三娘等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故事;劍門蜀道沿線古跡眾多,三星堆遺址、德陽文廟、昭化古城、七曲山大廟、皇澤寺、千佛崖等都是重要文物;劍門蜀道沿線美景密布,富樂山四季花似錦,翠雲廊古柏三百裏,明月峽“飛梁架絕嶺”。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代詩仙李白在名篇《蜀道難》中發出這“使人聽此雕朱顏”的千古壹嘆之後,蜀道之艱險從此名揚天下,成為歷來行旅客商的畏途。其實,這首詩所描述的只是古蜀之地北接中原的劍門蜀道。從廣義的角度言之,古蜀道至少還應包括另外三條著名通道,即茶馬古道、西南絲綢之路、長江水道。
單就北上接通中原的古蜀道而言,也主要有三條:其壹是金牛道,即今所謂的劍門蜀道;其二是陰平道;其三是米倉道。另外還有幾條主要驛道之間的過渡性古道,如連接金牛道與陰平道之間的景谷道等。這三條古道比較起來,因翻越米倉山而得名的米倉道,狹窄曲折,沿途荒涼,沒有與重要的城鎮相連,難有大的作為;因鄧艾偷渡滅蜀而名聲大噪的陰平道,其險峻森嚴,崎嶇陡峭,行走異常艱辛,亦為歷來商旅行人所忌憚,不願涉險;唯劍門蜀道寬展穩健,且路程較近,加之蜀漢政權長期經此道,歷朝又不斷使之完善發展,因此就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發生歷史大事最多、使用最頻繁的標準來說,劍門蜀道當為古蜀歷史上首屈壹指的“黃金通道”。
劍門蜀道在中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地位之重要,早已舉世公認。其沿途險峻絕倫,古人壹路行來,真可謂雄關當道、險隘疊起、雲棧連綿、惡水滔滔。難怪李白在《蜀道難》壹詩中,在描寫蜀道的艱險時寫道:“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如果時光回溯千年,妳就像當年司馬相如或蘇東坡出川時壹樣,以蜀都成都為起點,出北門,過天回鎮,很快便踏上了劍門蜀道的崎嶇之旅。天回鎮現在已是繁華的成都市金牛區的壹部分,但在千年之前,它是古蜀道的起點。據傳唐玄宗幸蜀,歷盡了蜀道上的千辛萬苦,眼看到了錦繡成都外北幾公裏地的壹處小鎮時,突然飛騎來報,說唐都長安叛亂已平,玄宗皇帝遂班師回朝,該小鎮於是得名“天回鎮”。這個傳說與史書所載有壹定出入。其實玄宗並未立即調頭回去,而是在成都住了壹年零兩個月。第二年,肅宗皇帝在郭子儀領兵剿滅了安祿山以後,派使臣啖廷瑤入蜀接駕,玄宗才戀戀不舍地離開成都。而天回鎮在近代的出名,全賴李劼人先生的名著 《死水微瀾》。書中的天回鎮,全然是壹片川西壩子的綺麗風光,小鎮人家,碧水修竹,老街古院,讀之不禁令人神往。
出天回鎮,過今德陽市,就到了古蜀道上的名鎮黃許鎮和白馬關。黃許鎮亦稱綿水鎮和綿陽鎮,有古綿水穿城而過,曾為古渡口,是當時蜀道北路幹線必經之道。當年鄧艾父子偷渡陰平之後,就曾與諸葛瞻父子在綿竹關(今黃許鎮)大戰。此戰諸葛瞻父子陣亡,鄧艾掃除了其滅蜀道路上的最後壹個障礙。過黃許鎮北行不遠處的白馬關,則有當年劉備大軍入蜀時中郎將龐統中箭身亡之處——落鳳坡以及後人為紀念龐統而立的龐統祠。龐統祠居於車轍深陷、長滿苔蘚的青石古驛道旁,如今規模完整,留下了大量的三國遺跡。其古木森森,殿閣層層,歷代名士到此題寫的詩詞匾額極多,為歷代蜀中吊古詠懷之勝地。當年陸遊過此,曾在《鹿頭山過龐士元墓》壹詩中抒發其對龐統才高命薄、英年早逝的惋惜以及對天意莫測、世事無常的感嘆。其詩雲:
士元死千載,淒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舍,天心豈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歲時思。
苔蘚無情抱,秋來滿斷碑。
過綿陽後向東北而行,地形漸漸開始起伏錯落。梓潼縣境的石牛鎮,相傳上古時代蜀道初辟,五丁力士力拔巨蟒而致“地崩山摧壯士死”的地方,便在此處。從某種角度說,劍門蜀道的真正西南端,應當以石牛鎮作為起點。畢竟此處往西南蜀地腹心的平原丘陵地區,早就有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了,尚不具備古劍門蜀道出蜀入秦的“專門”功能。石牛鎮現存有三國文化遺址多處,小七曲、三聖宮與七曲大廟的宗教文化壹脈相承,算得上是蜀道南端思古懷人的壹個佳處。
再北行出梓潼縣,踽踽至七曲大廟山時,但見四周古柏蒼蒼,林濤陣陣,露濕古驛道,苔生青石橋,顯然已是遮天蔽日150公裏的翠雲廊古道風光了。就在古柏翠雲的深處,掩映著被梁思成稱為中國“古建築博物館”的七曲山大廟。此為中國民間文昌帝君信仰的發源地。以此為中心,四周分布著大量的三國遺跡、唐宋石刻畫跡、明清建築、古代戰場等。當妳從這些點綴在古蜀道南端的壹串明珠間走過,漸行漸遠之後,不知不覺間,妳便踏入了劍門蜀道令人難以忘懷的核心地段。 劍閣為劍門蜀道的核心樞紐區域,古稱“四利之地”。據《劍閣縣續誌》所載:“劍州地方,廣三百裏。西北有通衢,利於商賈;東南近大江,利於舟楫;西北多山,利在樹木;東南曠野,利在田畝。是為四利。”劍閣得名於諸葛武侯。《輿地廣記》中說,蜀漢丞相亮,在大劍山至小劍山的當道狹隘處,立劍門關,並在險壁上修棧閣道三十裏,並派兵把守。諸葛亮所開辟的劍閣道,將先秦棧道進行了整修和擴建,使劍門蜀道的交通狀況比過去更為通暢了。
早在東漢末年,劍閣境內就有漢德縣建制。劍閣古城區現存的建築為典型的明代城池建築,古樸典雅,技藝精湛。古城以鐘鼓樓為中心,有東西延伸的兩條古街和南門古城垣、箭樓、學宮、廣濟橋等古跡。鐘鼓樓聳立於古城中心,氣勢巍峨,工巧崇麗,素有“秀分閬苑”的美稱。劍閣古城垣,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唐代已具規模,明代經過了三次大規模的拓展修葺,其形成的城池結構和兩檐雙層式箭樓在南門壹帶至今完好地存留著。
沿翠雲廊古驛道西北行,過漢陽鋪,即達劍門鎮。劍門鎮古時為劍門驛,唐時設大劍鎮和驛城,其後歷代皆設為驛丞和郵汛,時有興廢。據《劍閣交通誌》記載,清乾隆年間所設之劍門驛丞,有驛馬30匹、馬夫15名、扛夫20人,歲支驛費1150兩零六錢八分。如今的劍門鎮以“劍門豆腐”出名,驛丞早已廢棄,僅余壹狹長的老街,為南來北往的車輛揚塵所蒙敝。北出劍門鎮壹公裏許,但見兩峰相峙,壹線中通,就到了聞名天下的劍門關口。
出劍門10多公裏許至牛頭山腰的葭萌關,即可俯瞰山下劍門蜀道上的第壹古鎮——昭化。昭化古稱“葭萌”,為戰國時期蜀王之弟苴侯所領漢中之南、蒼溪以北廣大封地的都邑。《華陽國誌·蜀誌》記載:“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從其建邑至今,已有2300年的建城史,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縣治地之壹,素有“巴蜀第壹縣”之稱。歷史上此城曾用過葭萌、漢壽、晉壽、益昌、京兆、益光等名,自宋代改稱為昭化後,壹直沿用至今。公元前316年強秦滅蜀,就是在昭化附近壹戰擊潰了由末代蜀王親率的蜀軍,從而奠定了勝局。
1935年,隨著川陜公路的修通,繞開了昭化古城,因此行商便漸漸少了;1949年以後,這座曾是“蜀道第壹名鎮”的千年古鎮,更是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嘉陵江和白龍江兩岸的土地肥沃,平緩綿延數十公裏,是川北著名的產糧區。如今處於川陜公路當道的富庶的寶輪新鎮,已作為現代蜀道上的重要集鎮,替代了古蜀道上大名鼎鼎的昭化古城,成為這壹片開闊地帶最發達的經濟中心。寶成鐵路上的昭化站,實際上建立在寶輪鎮旁,與真正的昭化古城尚有15公裏左右的路程,中間還隔著壹條白龍江,需過渡輪換乘,幾番周折才能到達。
昭化古城距利州(今廣元市)僅20公裏左右。利州為唐女皇武則天的誕生地,其行宮皇澤寺背依烏龍山,面朝嘉陵江,靈光獨秀。與之隔江遙望的千佛崖,為四川境內最宏麗的佛教石窟造像群之壹。其始鑿於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形成規模,其後宋、元、明、清歷代均有補充完備,其歷史和藝術價值之高、洞窟開鑿歷時之長,受到中外學者的高度重視,素有“歷代石窟藝術陳列館”之稱。
從蜀門朝天到漢中平原
北出利州,壹路經石櫃閣、望雲鋪、明月峽等處,便進入了有“川北蜀門”之稱的朝天鎮。朝天古名飛霞鎮,唐明皇幸蜀時,蜀中百官於此接駕,朝覲天子,因此更名為“朝天”,是川北蜀道上的名鎮。此鎮地理位置險要獨特,嘉陵江與潛溪河交匯於此鎮,沖擊形成壹塊不大不小的平地,使人口得以聚集,漸成集鎮。同時鎮北有清風峽以扼守,鎮南有明月峽以鎖閉,嶺頭更有朝天關雄踞,形成了“兩峽夾壹鎮”的天塹式地理格局,素有“清風明月拱朝天”之美譽。
在漫長的歷史煙雲中,作為劍門蜀道上的咽喉之地,朝天鎮與古道上的壹切風物壹樣經歷了巨大的滄桑變幻。這座曾將先秦古道、劍門蜀道、嘉陵水道交會於壹處的千年古鎮,如今更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寶成鐵路復線與108高等級公路隔江相望,成為川陜交通的大動脈。蜀道之難早已成為過去的陳跡,遺留在世人的記憶裏。
當然,如果妳是壹個古人,妳是沿著劍門蜀道的轍跡出朝天鎮壹路北行,便仍然可見幽谷峻嶺之上的關寨頻頻、驛鋪紛紛。壹路上經龍門閣、神宣驛、中子鋪、轉鬥鋪等驛鋪,抵七盤關而後出川,最後直通陜西寧強之黃壩驛。
寧強縣境內的古蜀道***計80多公裏,多為險峻山道。寧強原名寧羌,古屬梁州,為氐羌據地。唐朝初年在境內的陽平關設三泉縣;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直隸京師達137年,開我國中央直轄縣之先例;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設大安郡,轄三泉縣;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在個縣城建寧羌衛,後置寧羌州。其境內峰巒崔巍,林木蔥籠,著名的漢水就發源於這裏。歷史上諸葛亮經此北伐、唐明皇越境奔蜀,歷代文士名流亦多有題韻。1941年12月,著名書法家、國民黨政府監察院原院長於右任先生路過寧羌,適逢縣名“寧羌”改為“寧強”,故題“安寧強固”四字,以釋新改縣名,並作《寧強道中》壹詩如下:
大散關前雪已深,五丁關下雁來頻。
清風峽接明月峽,山似英雄水美人。
古金牛道自黃壩驛入陜南之後,經牢固關、五丁關後,進入壹處逼窄幽邃的險峽——五丁峽,又稱金牛峽。此峽古史載為“連雲疊嶂,壁立數百仞,幽邃逼窄,僅容壹人壹騎;亂石嵯峨,澗水湍激,為蜀道之最險”(見《雍大記》明何景明纂修)。出峽折行,經烈金壩(古金牛驛)、金堆鋪入勉縣境。至此,蜀道已無險可言,完全是壹馬平川之地,成為三國時期著名的古戰場。
勉縣距陜南重鎮漢中僅40多公裏,系蜀道東端之重鎮且扼漢水要道,自古地位便十分顯赫。三國時期蜀、魏爭戰,曾留下了大量的三國遺跡。凡對三國歷史有些了解的人,只要聽到如“劉備漢中設壇”、“諸葛亮制木牛流馬處”、“馬超祠墓”、“陽平關”、“定軍山”等詞句,便知此地之重要。
由勉縣東北而行,至南鄭,入漢中,劍門蜀道由天府蜀都千裏迤邐而來,已到了它的最東端。空空蕩蕩的平原上,昔日的金戈鐵馬早已遠去,如今只剩壹望無際的原野田疇,令眺望之人滿眼生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