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辛棄疾關於“元宵節”的詩句有哪些?

辛棄疾關於“元宵節”的詩句有哪些?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千百度驀回首 人卻火闌珊處

作品賞析:

註釋

①按稼軒弟子範開《稼軒詞》的編次,此詞當作於淳熙十四年(1187)前、閑居帶湖期間。然詞的內容卻極似臨安元夕風光。所以有人將詞的作期提到乾道後或淳熙初,以切合稼軒在京城的蹤跡。以其作期難定,權置於此。元夕:陰歷正月十五的晚上,稱元夕、元宵。因有上燈的習俗,也稱燈節。  上片寫景。天地空三者融匯壹氣,燈月交輝,光流香溢,喧囂動蕩而如顛似狂、似癡如醉,壹派承平歡騰景象濃縮於匹匹三十三字中。下片由景而入,然猶為結韻映襯鋪墊,“眾裏”以下,這才全力壹搏,翻出主旨,但仍不正面繪形,“那人”自甘冷落之孤高幽獨情懷,卻於“燈火闌珊處”深深自見。

②“東風”三句:描繪元夕焰火之燦爛。宋人《武林舊事》載臨安元夕時說:“宮漏既深,始宣放焰火百餘架,於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而駕始還矣。大率效宣和(北宋徽宗年號)盛際,愈加精妙。”此言焰火乍放如東風吹開千樹火花,落時又如東風吹灑滿天星雨。按:壹說“花樹”“星雨”,指樹上彩燈和空中的燈球。

③寶馬雕車:富貴之家的華麗車馬。香:兼指車上塗料的香氣和車中女子的脂粉香氣。

④“鳳簫”三句:描繪元夕樂聲四起,魚龍飛舞,徹夜狂歡的場景。風簫:簫聲若鳳鳴,以鳳簫美稱之。相傳春秋時蕭史善吹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並為之築鳳臺。蕭史吹簫引來鳳鳥,遂與弄玉升天仙去。(《列仙傳》)此處泛指音樂。玉壺:喻月,言月冰清玉潔。按:壹說指白玉制成的燈。光轉:指月光移轉。魚龍:魚龍舞原是漢代“百戲”的壹種(參見《漢書·西域傳贊》),這裏當指紮成魚龍(鳥、獸)形狀的燈。舞:作動詞用。

⑤“蛾兒”兩句:描繪觀燈女子的盛裝情態。《宣和遺事》載北宋汴京元夕,“京師民有似雪浪,盡頭上帶著玉梅、雪柳、鬧蛾兒,直到鰲山下看燈”。《武林舊事》記南宋臨安元夕亦雲:“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蛾兒、雪柳:都是宋代婦女元宵所戴的頭飾,謂其麗裝出遊。李清照《永遇樂》詞:“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撚金雪柳即雪柳黃金縷,是壹種以金為飾的雪柳。盈盈:儀態嬌美。暗香:女子身上發出的幽香。按:有人以為這兩句寫作者偶遇的壹位姑娘,即下文的“那人”。

⑥眾裏:人群中。千百度:千百次。驀(mò莫)然回首:突然回頭。闌珊:燈火零落稀少。按:梁啟超稱這三句:“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藝衡館詞選》)王國維則以此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中的“第三種境界”。(《人間詞話》)意為經過漫長的孜孜以求,終於有所發現,獲得事業和學問的成功。

評解

此詞極力渲染元宵節觀燈的盛況。先寫燈火輝煌、歌舞騰歡的熱鬧場面。花千樹,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滿城張燈結彩,盛況空前。接著即寫遊人車馬徹夜遊賞的歡樂景象。觀燈的人有的乘坐香車寶馬而來,也有頭插蛾兒、雪柳的女子結伴而來。在傾城狂歡之中,詞人卻置意於觀燈之夜,與意中人密約會晤,久望不至,猛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結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賞,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汙的高潔品格。全詞構思新穎,語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盡。

古籍中僅收錄次壹首辛棄疾關於元宵節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