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電影、電視劇或文藝作品中,我們常看到臣民在拜見皇帝時,都尊稱其為“陛下”。
秦始皇根據三皇五帝創建了皇帝制度,皇帝自稱“朕”,其他人當面直接稱皇帝為“皇上”、“聖上”、“萬歲”等,私下敬稱皇帝為“聖人”、“官家”、“至尊”等。無論我們看歷史電視劇或電影,只要劇中有皇帝出現,就會聽到群臣們左壹個“陛下”,右壹個“陛下”,稱呼皇帝。
很多讀者對“陛下”、“殿下”、“閣下”等稱呼並不陌生,這些都是尊稱,但既然是尊稱,為什麽叫“下”呢?人們都是以“上”為尊,“皇上”怎麽成了“陛下”呢?原來,從這些尊稱的本義上來考證,“陛下”不是叫皇上本人的,“殿下”、“閣下”也都不是叫對方本人的。“陛下”中的“陛”實際上是指帝王宮殿的臺階,東漢大文學家蔡邕(蔡文姬之父)曾經解釋說,皇帝派他的近臣拿著兵器站在宮殿的臺階下,以防不測。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用進壹步解釋說:“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
皇帝至高無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交談,只好讓皇帝的近臣代為轉告,所以壹聲“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轉告皇上。話又說回來,規矩不是壹成不變的,臣子也不是絕對不能直接與皇上說話,但是禮節不能省略,所以,與皇上說話前叫壹聲“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陛下”的問題解決了,“殿下”、“閣下”也就迎刃而解了,這些尊稱的意思其實都壹樣,表示自己不敢和對方直接說話,要請人代為轉達,以此表示對對方的尊敬。“殿下”壹般是對皇太後、皇後、太子、諸王的尊稱,但是歷朝歷代略有不同,“閣下”是對壹般人的尊稱,還用於外交場合。另外,“足下”也是對別人的尊稱,但是與“陛下”、“殿下”、“閣下”的解釋並不完全壹樣。
陛,原指帝王宮殿的臺階。《國策·燕策》:“秦舞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陛下”是臣僚謁見帝王時所處的地點和位置,可能是臣僚自己對帝王表示恭敬的壹種稱呼,因為臣僚見帝王常用“陛下”壹詞,慢慢轉變成了尊稱帝王的稱謂。到後來,不僅臣僚,就是老百姓,或者這壹國的人對另壹國的帝王,表示尊敬,也壹律用了“陛下”這壹稱謂。
“殿下”壹詞出現於古籍要比“陛下”遲得多。壹般說來,對太子、親王、皇太後、皇後都用“殿下”這壹尊稱。例如南北朝時丘遲《答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中的“殿下”,即指臨川郡王蕭宏。但是“殿下”主要用於太子和親王。他們生活起居在宮殿之中,所以有此稱謂。
“閣下”壹詞盛行於唐代,是當時對高級官員的尊稱。因為古代高級官員的官署往往稱閣,例如龍圖閣、天祿閣、東閣、文淵閣等等,故以“閣下”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