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時間表對照表如下:
子時——晚11點鐘到淩晨1點鐘;醜時——1點鐘至3點鐘;寅時——3點鐘至5點鐘;卯辰——5點鐘至7點鐘;辰時——7點鐘至9點鐘;巳時——9點鐘至11點鐘;午時——11點鐘至下午1點鐘;未時——13點鐘至15點鐘;申時——下午3點鐘至5點鐘。
酉時——下午5點鐘至7點鐘;戌時——下午7點鐘至晚9點鐘;亥時——晚9點鐘至11點鐘。古代勞動人民把壹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壹個時段叫壹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壹天,也可以指任何壹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壹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
十二時辰拓展介紹
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壹點為子時,壹至三點為醜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十二時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
人們可以從先秦時代的中國古籍中溯尋出這些詞語的淵源。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中國實行了太初歷,“其以壹日分十二時,而以幹支為紀。”趙翼《陔余叢考》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瑰寶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