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詩經》的主要註釋

《詩經》的主要註釋

單稀疏版本是最好的。結合敦煌寫本和日藏宋本,孔原貌的單疏本占全書的87.5%。

元代以後,所有版本均出自元代十行本。就有說明的註釋本而言,北簡本、雞骨閣本、武英堂本最差,元本、李元陽本略好,宋本、阮本略好,但不如單疏本。現存宋刻本《詩傳》兩部,均不完整。壹部藏於北京圖書館,另壹部原為杭州石鼎圖書館八千卷,尚余八卷。

另外還有兩個元刻本,壹個在北京圖書館,壹個在臺灣省。明清刻本很多。四輯三版有宋版《詩集傳》20冊,可見原書面貌。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部印制1958冊。道光十五年有初版《石矛傳鑒通釋》,流傳甚少。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由廣雅書局重印壹次(後並入廣雅書局叢書),並對初版錯誤(包括擴書、引書錯誤)進行了修改。大致情況可以在廖廷湘的後記中找到。同年,王先謙編纂了《清代經書釋文》,編入本書,再版時也作了更正。

《石矛筆記》的印刷版本有1929種。《詩集傳》貶低朱的《詩集傳》,相信《詩集序》。他推崇《毛傳》,但對鄭玄采用“詩三家”說不滿。他從文字、音韻、訓詁、名物等方面闡述了毛詩的本義,有許多準確的見解,是清代研究毛詩的代表作。但書中對詩歌的文學意義涉及不多。對於《毛傳》中的錯誤,也是辯護,頗有缺陷。

本書有道光二十七年陳初版,曾收入《經解》續編,現有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學基礎叢書》。《詩經·國風(增補版)》由著名學者余冠英翻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56年北京1版,1960年2月北京第二版,1962年3月北京第七次印刷。

本書* * *精選譯註的《詩經》作品64部(馮作品50部,雅作品65,438+03部,頌作品65,438+0部),其中新增,《防雀巢》、《百花》為人民文學出版社《詩經》選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