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種植藍草並用以染色已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貴陽府誌》有貴州盛產藍草的記載。《黎平府誌》記有藍靛的制作方法:“藍靛名藍草,黎郡有兩種,大葉者如芥,細葉者如槐。九月、十月間割葉入靛地,水浸三日,藍色盡出,投入生石灰,則滿地顏色皆收入灰內,以帶紫色者為上。”藍草是壹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不及1米,葉互生,7月開花,9月間收割。從藍草中提制的靛,由木藍屬植物蓼藍、菘藍、馬藍、吳藍等的莖、葉發酵制成。收割靛葉後將其放人缸內或木桶及土坑均可,加冷水約60公斤,每隔兩天翻動壹下,浸泡6—7天,然後將靛葉撈出,將生石灰置於瓷盆內,再註以缸內藍靛水,待石灰溶化後倒入缸內,用竹竿攪動l—2小時,隔夜後靛凝結沈澱,舀去上面的水即成。大約5公斤靛葉用石灰1公斤,可出幹靛1公斤。在貴州民間,藍靛草除了用作染料外,還有著辟毒除蟲的藥物作用。
藍靛是中國藍印花布所使用的壹種特殊的植物還原染色材料。采集藍草制作藍靛在中國的古籍中早有記載。據古書《夏小正》記載,我國在夏代已種植蓼藍,並已知道它的生長習性,“五月,啟灌蓼藍”。就是說到了農歷五月,蓼藍就要開始栽種了。
在《詩經·小雅·采藍》中記載:“終朝采藍,不盈壹詹”, ;《說文》中記載:“藍,染青草也。”;《荀子勸學》中記載:“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這些古籍詩文中所說的“藍”,就是指的蓼藍。由此可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來進行織物染色的國家。不過可以用來制作藍色植物染料的藍草除了蓼科的蓼藍之外,還有十字花科的菘藍、豆科的木藍,爵床科的馬藍等等。
東漢時期,馬藍曾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壹帶就有專業性的產藍區。文學家趙歧路過此地,看見山崗上到處種著馬藍,有感而發,寫下壹篇《藍賦》,作序說:“余就醫偃師,道經陳留,此境人以種藍染紺為業。”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著作《齊民要術》中有詳細記載,先是“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然後用木、石壓住,使藍草全部浸在水裏,浸的時間是“熱時壹宿,冷時兩宿”。將浸液過濾,按百分之壹點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攪動,等沈澱以後“澄清瀉去水”,“候如強粥”,則“藍靛成矣”。用於染色時,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並使發酵,把靛藍換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於堿性溶液中,從而使織物上色,經空氣氧化,織物便可取得鮮明的藍色。這種制靛藍及染色工藝技術,已與現代合成靛藍的染色機理幾乎完全壹致。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對藍草的種植、造靛和染色工藝,進壹步作了全面性的闡述和總結。他在所著的《天工開物》中說:“凡藍五種皆可為靛。茶藍即菘藍,插根活。蓼藍、馬藍、吳藍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藍小葉者,俗名莧藍,種更佳。”在靛藍染色方面,書中指出:“凡藍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執竹棍攪動,不可記數。其最佳者為標缸。”。
據江蘇的《光緒通州誌》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再刈曰二藍,,甓壹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於染布,曰小缸青。出如臯者尤擅名。”,詳細記了小暑前後、白露前後可兩期采集蓼葉,取凈葉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壹料,四料便可做成壹擔藍靛,形如淤土,故稱“土靛”。在“州誌”中記載民間制靛的簡單過程,足以說明藍草的種植和藍印花布的生產在當時物產中的重要地位。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南人掘地作坑,以藍浸水壹宿,入石灰攪至千下,澄去水,則青黑色。亦可幹收,用染青碧。”,他取“藍水”為人治病,認為“藍水、染布水,皆取藍及石灰能殺蟲解毒之義。”。現代的藥理研究表明,路邊青含黃酮類;蓼藍全草含靛甙、黃色素及鞣質;菘藍葉含色氨酸、靛紅烷B、葡萄糖蕓苔素及靛藍等;草大青及馬藍葉均含靛藍。都有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能。特別是用蓼藍(Polygonumtinctorium Ait.)制成的“板藍根”中成藥,已為人們所熟悉和普遍使用。
在臺灣早期的藍草種植大都是以山藍為主,山藍又叫做大菁,曾經也是早期銷往大陸的臺灣產品。主要采集地區分布在北部的陽明山、坪林和貓空、三峽壹帶山區,中部地區是在苗栗、日月潭、埔裏、溪頭、阿裏山、奮起湖等山區,尚可發現其蹤跡。在清末民初之際,因為茶產業的興起,加上化學合成染料的進口,導致山藍的產業迅速萎縮,以致於消失。也因為經濟價值的消失,大菁被野放至以上區域,臺灣各地所推廣的藍染活動,就是以這些被野放的大菁作為主力的。
藍的染色使用,在國外也出現的很早,如印度在西元壹世紀時,在壹份航海的紀錄文件中,就出現有利用海上運輸藍靛的紀錄了。在南美安地斯山紀元前3-4世紀間的印加人的遺跡中,出土有染上藍之棉布。紀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的debe所出土的木乃伊之裹屍布裏,就檢驗出含有藍之色素。早期的埃及稱藍為「indicum」,也存在於紀元200年左右敘利亞地區所發現的盾牌上,被當成塗料。歐洲的商人早在13世紀時,就已經引進歐洲各國,在當時的英國還曾經把藍靛當成是「惡魔的藥」,立法限制使用。15世紀後,藍靛也被當成是繪畫的顏料之壹。藍靛就是靛花,靛花就是國畫顏料中的花青。藍素溶在水中時,是呈現綠色的狀態;當出水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後,才改變色相為藍色。而靛花則是靛水經過攪拌起泡後,讓泡沫上的藍素充分地接觸到空氣的氧才由綠轉成藍的色相。將變藍的泡沫集中,乾燥後,就是壹般國畫顏料的花青。藍所染出的色相,按照宋應星的說法有翠藍色、天藍、月白、草白等四色。這四色直接是以藍靛的深淺控制,所染出的色相,並不混合其他的染材進行重復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