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項癰【湘雅醫學詞典】
對比孔徑[湘雅醫學詞典]
3條評論
對應的就是病名[1]。出《外科宣》卷四。也就是腦壞疽[1]。腦壞疽是由於大腦後方發際線中間的頭部壞疽引起的[2]。壹張“套測背壞疽藥方”。又稱對口、對口發、對口口瘡、對口疽、對口癰、對口疽、頭疽、頸疽、頸疽、背毛、腦癰、大疽;其虛證又稱腦朔[2]。患部為督脈、膀胱經的循行處,多因濕熱邪郁於膀胱經或陰虛火旺,上熱邪[2]。因為頭為壹切陽之會,腦為髓海,壞疽後,毒邪侵入,易傷腦髓,產生神誌不清、危證[2]。治療要清熱祛風,解毒活血[3]。可以用仙方活命飲、黃連解毒湯等。外用塗金霜,腐肉不用九黃丹或烏烏丹;若瘡面較大,腐肉難以脫下,則應手術切除,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去腐[3]。瘡初起平而扁,根狀腫大,顏色較暗,疼痛不是很大,出膿較晚,膿稀,神倦食少,面色晦暗,脈弱,舌紅或淡。如果是偏陰虛,口服朱燁黃芪湯;如果氣血兩虛,口服托裏消毒粉;外治同經驗性治療,可同時加用桑柴烘幹法[3]。有文獻記載此證患部禁止艾灸、熱烤[2]。但足三裏穴5強,氣海穴3 ~ 7強時,仍服涼血之毒;或騎竹馬灸[2]。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