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咽喉病簡介

咽喉病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咽喉病的病因病機 4.1 邪毒侵襲 4.2 脾胃熱盛 4.3 肺臟虛損 4.4 腎陰虧損 4.5 肝氣郁結 5 咽喉病的辨證 5.1 辨紅腫疼痛 5.2 辨腐爛 5.3 辨膿液 5.4 辨聲音 5.5 辨氣味 5.6 辨焮癢、梗阻 5.7 辨識危候 6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咽喉病的穴位 2 治療咽喉病的方劑 3 治療咽喉病的中成藥 4 咽喉病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咽喉病 1 拼音

yān hóu bìng

2 英文參考

throat disease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咽喉病(throat disease[1])是咽喉部疾病的統稱[2]。咽喉病的發生,內因多為肺、胃、脾、肝、腎等功能失常,外因多為風、熱、濕、疫等邪乘機侵犯,不同內因和外因,產生不同病理變化,其表現多為火熱上炎,故中醫學有“咽喉諸病皆屬於火”之說[3]。

4 咽喉病的病因病機

《瘡瘍全書》:“咽喉有數證,有積熱,有風熱,有客熱,有病後余毒未除。”

4.1 邪毒侵襲

肺主表,喉為肺之系,風熱邪毒侵犯咽喉,內犯於肺,肺失清肅之功,熱邪循經上蒸咽喉,阻滯脈絡,證見咽喉紅腫痛,聲嘶等[3]。並出現發熱惡寒,頭痛,咳嗽,脈浮數等風熱表證,此時邪在表,病情較輕[3]。

亦有患體素虛,風寒邪毒侵犯,肺氣不宣,寒邪結聚於咽,證見咽喉淡紅,微腫,微痛,聲嘶,全身表現為風寒表證[3]。

4.2 脾胃熱盛

咽為胃之系,邪熱壅盛,由表及裏,由肺及胃,肺胃熱盛,上炎於咽[3]。亦有平素過食辛熱炙煿,熱蘊脾胃,脾胃火熱循經上炎,灼於咽喉[3]。此時,火熱熾盛,以致氣滯血壅,津煉成痰,故紅腫痛加劇,並出現高熱,頭脹痛,腹脹悶,痰涎塞盛,溲黃,便結,脈洪數,舌紅絳,苔黃膩等胃腑熱盛之證,病情較重[3]。

《景嶽全書》卷二十八所說:“胃氣直透咽喉,故又為陽明之火最盛。”

若火熱壅聚作腫,爍傷咽喉肌膜,以致腐壞成癰[3]。

4.3 肺臟虛損

素體衰弱,久病耗傷,或勞損所傷,可導致肺陰受傷,或肺氣耗損[3]。肺陰受傷,津液不足,失於清潤肅降之機,虛熱內生,上炎於咽喉,而成陰虛肺燥之證,出現咽微紅,微痛,幹癢咳嗽,講話乏力或聲嘶;肺氣耗損,氣化功能失常,咽喉失於精氣的輸布,生理功能失健,易為邪毒滯留,證見咽喉淡紅不適,講話音低,氣短懶言,自汗,體倦乏力[3]。

4.4 腎陰虧損

久病或勞傷,腎精虧耗,無以上濡於咽喉,咽喉失養,功能減退,易為病後未清之余邪滯留於咽喉,或因陰虛火旺,虛火上炎,灼傷咽喉而為病[3]。癥見咽喉微紅,微痛,微腫,異物感,或有聲嘶,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夜熱盜汗等腎陰虛之證[3]。

4.5 肝氣郁結

情誌不遂,內傷於肝,疏泄失常,肝氣郁結,以致氣滯痰凝,礙於咽喉間,出現咽喉不適,有物梗塞感。若郁而化熱化火,火熱上亢,則咽喉紅痛,潰爛,口幹[3]。若久郁以致氣血結聚,痞阻脈絡,可導致腫瘤的發生[3]。

5 咽喉病的辨證

咽喉病的辨證,要以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將全身和局部證候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辨證分析[3]:

5.1 辨紅腫疼痛

(1)病初起,咽喉紅、腫、疼痛,多屬風熱邪毒在肺衛之表證;若咽喉淡紅、不腫、微痛,多屬風寒表證。

(2)咽喉腫脹,高腫或漫腫,色深紅,疼痛較劇,發病迅速的,是肺胃熱毒壅盛,火熱上蒸,搏結於咽喉,故多屬實熱證。

(3)高腫而色深紅,疼痛劇烈,三五天不減的,為熱毒壅盛,可致化膿成癰。

(4)久病微紅微腫,多屬虛證。

(5)若腫脹而色淡,疼痛輕微,多屬痰涎濕濁凝聚。

腫與痛是有壹定關系,壹般來說,風熱表證,紅腫疼痛較重;裏熱壅盛,紅腫疼痛更甚;虛證,紅腫疼痛輕微或不紅腫,只有不適感。

5.2 辨腐爛

(1)病初起,腐爛分散淺表,周圍色紅多為熱毒尚輕。

(2)新病腐爛成片,或窪陷的,周圍紅腫為火毒壅盛,蒸灼肌膜而致。

(3)腐爛淺表分散,反復發作,周圍淡紅,多屬虛火之證;若成片窪陷,久不愈者,多為氣血不足,腎陽虧損,邪毒內陷之證。

(4)潰腐上復白膜,松厚而容易拭去者為輕;堅韌不易剝離,強剝出血者,或剝後復生者為重。

5.3 辨膿液

(1)患處肌膜顏色鮮紅或深紅,腫勢高突,四周紅暈緊束,發熱三四天不退,焮痛較甚,按之堅硬不軟者,為正在釀膿,按之柔軟凹陷者,多已成膿。

(2)膿液稠黃,多屬實證熱證;若稠黃而量多,多為濕熱之證。

(3)膿液清稀或汙穢者,多為正不勝邪的虛證;如清稀,汙黯而腥臭,潰口久不愈合者,多為脾胃虧損邪毒內陷之證。

(4)膿液清稀而量多,長流不止,潰口難愈合,多屬脾虛濕聚。

5.4 辨聲音

(1)起病不久,即見語言不清如口中含物者,多是實證。如發生緩慢者,多為咽喉部贅生物而致。

(2)新病聲音嘶啞,咽部紅腫,多為風熱之證,若淡紅或不紅,多為風寒之證。

(3)聲嘶日久,咽幹不喜飲,多為肺腎陰虛, *** 虧損之證。

(4)語音低微,氣短乏力,多屬肺脾氣虛。

(5)語言難出,呼吸氣粗,喉鳴如鋸,為痰涎壅盛,阻塞氣道,系危重證候。

(6)妊娠後期,出現聲音嘶啞,甚至不能出聲音,稱為“子瘖”。

5.5 辨氣味

(1)咽喉病新起,有穢惡臭氣者,或流涎腥臭,多屬實熱火毒證,系肺胃火熱上蒸。

(2)虛寒咽喉病,壹般口和而無臭氣,即有臭味,壹般也較輕微。

(3)久病而口氣臭穢,多為肺腎虧耗,邪毒傷腐肌膜,或腫瘤潰爛所致。

5.6 辨焮癢、梗阻

(1)咽喉肌膜色紅灼熱而癢,多屬風熱實證;不焮而癢,多為風邪;焮而幹燥。多屬陰虛火旺。

(2)咽喉梗阻感,但吞咽自如,無紅腫痛,多為肝氣郁結,氣痰交阻之證;著有異物感,時時咳嗽,咽幹微痛,多屬肺腎虛之證。

(3)若梗阻日重,飲食難下,呼吸不順或困難,當註意咽喉或食道有否腫瘤。

5.7 辨識危候

(1)咽喉病而見頸部紅腫,連及胸部;咽喉患處,出血不止;膿色汙黯,兼有臭惡;白膜密布,或腐爛較深,顏色紫黑;呼吸困難,飲食難下等,均為病情嚴重之證。

(2)咽喉病而全身證見神誌昏沈,高熱寒戰,牙關緊閉,兩目直視,汗出如珠,痰多氣急,或痰鳴如鋸,鼻扇唇青等,也均屬危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