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港片中頻頻出現的“茅山道士”在歷史上有真實原型嗎

港片中頻頻出現的“茅山道士”在歷史上有真實原型嗎

上世紀80年代,香港電影曾開創出被稱為“靈幻功夫片”的新片種,這類以靈異鬼怪與功夫喜劇為主題的電影名噪壹時,賣座的《僵屍先生》、《壹眉道人》等影片,讓林正英飾演的“茅山道士”形象不得人心。不過港片中的“茅山道士”,當然只是電影言語描畫出來的藝術形象,想象成分居多。那麽老港片中頻頻呈現的“茅山道士”的真實原型究竟是什麽?

“茅山道士”與香港民間宗教文化

香港的民間宗教文化帶有濃厚的地域顏色,在正統的儒釋道三教之外,生動著喃嘸、六壬、茅山等中央教派的從業人員。他們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宗教神職人員,而被學界稱為“民間儀式專家”,他們的儀式混合了道教、佛教與民間信仰的內容,並帶有巫術成分。

在電影裏,林正英頭戴黑色的瓦梁巾,鑲著帽正,身穿黃海青或對襟袍,正是在民間被俗稱為“喃嘸佬”的典型裝束,這種形象在當代香港廟堂中仍很常見。而影片中林正英行咒施符、劾鬼驅邪的情節,則是屬於另外壹種“茅山師”的法術。

新界北部地域傳播的《道統永傳》中說:“其習或為黃冠羽士、或為告鬥星巫、或演法茅山、或為設送邪煞,此各道巫,俱尊老君為道教之主。”

他們固然都號稱為尊奉道教的老君,但來源卻不壹樣,黃冠羽士指的是道士,告鬥星巫指的是術士,而演法茅山者與設送邪煞者,指的是巫師。三者本來界限分明,但在香港復雜的民間宗教文化背景下,教派之間互有雜糅,連當地人也無意去分清他們的身份異同。電影裏的“茅山道士”理論並非道士,而是多重身份在角色組合後的產物。

“茅山道士”這個形象,打扮固然與“喃嘸佬”相同,並借用了道士的身份標簽,但主要表現的是行茅山法的巫師,民間稱他們為“茅山師”或者“茅山師傅”。這裏說的茅山法,是民間巫法的壹個流派,與正派道教的茅山上清派並不是壹回事。

巫教中的“茅山法”

在民間,普通將茅山寫成“茆山”,或者“毛山”,他們的教派被稱為茅山教,20世紀30年代,人類學、民族學的學者在兩廣瑤山地域的調查中發現了茅山教,惹起了漢學界的留意。盛行於兩廣地域的茅山教,與福建的閭山教、湖南的梅山教等有很深的淵源,這些民間巫教通常被稱為“法教”,又稱作“師教”。巫教的行法者被稱為“師公”、“端公”,即古代文獻中所說的“師巫”,福建建陽地域的師公,更是自號為“巫流弟子”。

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在區別巫術與宗教時提出,“巫術是適用的技術,壹切的動作只是抵達目的的手腕”,巫術是壹種準宗教現象,但巫術(或巫教)不同等宗教。

巫教的師公們沒有宣揚經典與教義,而是控制方技巫術,為尋常百姓提供超驗性的效勞,在古代農業社會的社會生活中,他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巫教是屬於中國傳統社會裏士大夫文化、俗文化之外的神秘文化,其長期隱沒於底層社會,致使遭到官府的打壓。《大明律》中指出“凡師巫假降邪神、書符咒水、扶鸞禱聖,自號端公、太保……壹應左道亂正之術”,以法律的方式遏止茅山法等巫術。

但在明代,還呈現了壹部反映巫教作品的小說《海遊記》,全稱《新刻全像顯法降蛇海遊記傳》,書中試圖將巫教與三教並列,稱“自天地開辟之後,人民安業,以儒、釋、道、巫四教傳於天下”,反映巫教文化在民間社會的影響力。

在《海遊記》中,閭山法與茅山法被以為是巫教中的正邪二派,書中描畫的閭山與茅山,均是神話世界之中巫法勝地,並非理論存在,當然也就不會是指道教中的茅山。

經過漢族移民的傳播,閭山、茅山、梅山等巫教也在南方少數民族間普遍傳播,在瑤族、壯族、侗族、仡佬族、畬族等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巫教占領了中心部分,例如畬族的《開山祖圖》上就繪有其祖先“茅山學法”的內容,這也是宋代以來少數民族漢化的重要途徑。

道教茅山中的“上清道士”

而道教的茅山上清派,是指以江蘇句容茅山為中心展開起來的上清派。上清派第壹代宗師是南嶽夫人魏華存,被譽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則是第九代宗師,他常居茅山,在此開設道館傳授《上清經》,使得茅山成為上清派的活動中心,茅山由此揚名。魏華存夫人於東晉興寧二年(364),初次將《上清經》授予瑯琊王司徒舍人楊羲。

從興寧三年(365)開端的數年間,仙真們陸續降臨在護軍長史許謐的家中授道,壹種全新的宗教思想體系,就在夜色下的神啟活動中降生。到了南朝,隱居先生陶弘景將茅山降授的內容搜集整理成《真誥》壹書,嚴謹地記載了仙真留下的高尚華美的言語,司馬虛等西方學者將之稱為“茅山的啟示錄”。

那麽正軌的上清派道士應是壹種怎樣的形象呢?

上清派是唐代道教主流,有茅山與天臺山等支系。天臺山道士應夷節的學道閱歷可視作上清道士的人生標桿,他7歲慕道,13歲出家學道,從15歲參受正壹經箓開端,至32歲進受上清經法,獲得了唐代最高的道教法位。他的終身經過學習三洞經典,取得相應法位的過程,類似今天的學位制度,而與電影中行使驅鬼技藝的“茅山道士”大相徑庭。

因此,在六朝肉體史上具有重要位置的茅山上清派,與民間社會盛行的巫法茅山教,二者本無關聯,由於電影的強勢影響,才讓部分觀眾墮入混雜是非的尷尬境地。

古代小說筆記中的“茅山師”

此外,在歷代誌怪小說與文人筆記中還記載了很多“茅山師”的故事,他們仰仗各種禁咒符術,可以治鬼驅狐,固然寫的是幽明兩界的奇聞異事,但其中更能折射人情世態,這或許是香港靈幻功夫片創作的思想淵源。不過,古代小說中控制茅山法的人指的就是師巫,有時分他們被稱為法師,當然不是指來自茅山的上清道士。宋代洪邁《夷堅誌》記載,有壹個行茅山法的俗人,“雖非道士”,但卻被裏俗百姓稱為“譚法師”

。話說在江西德興縣,有壹老狐化作人形,變成黃老翁的樣貌,常去探望他在外耕田的兩個兒子,故事的結局令人唏噓,黃老翁被兩個兒子誤認作是狐妖而殺死,而最後譚法師呈現,讓冒充黃老翁的狐妖現形,將其撲殺。

明代湖南人江盈科也記有壹個故事,說他的家鄉有壹個叫做李四的師巫,他學的茅山法多是害人之術,“試之立驗”,可以令墻團結、令酒發酸、令繩折斷。壹次,他運用巫術戲弄壹個正在走路的女子,女子的裙帶突然自動褪落,後來他才看清這女子就是他女兒,自此成為笑柄。

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描寫有茅山法師與狐妖的故事,與官場索賄的行徑很相似。有壹戶人家遭遇狐患之後,聯絡了壹位茅山師,在他準備動身驅狐的時分,遇到壹位老翁,老翁自稱與狐交好,出了高額的賄金打通了這位茅山師,阻止他前往驅狐。貪婪的茅山師得錢後並未罷休,而是用“雷斧火獄”相要挾,不時向各處的狐妖索要金銀。最後,不堪其擾的狐貍盜走了他的符印,令他癲狂自殺。

關於普通百姓而言,影視作品與世俗小說的影響力顯然比宗教原典大得多。因此在理想生活中,常有人根據老港片中“茅山道士”的虛擬形象,訊問真正的道士能否“抓鬼捉妖”,遇到這般提問,道士們若非啞口無言,即是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