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猶如向地球尋求寶藏運用什麽修辭手法?有什麽作用?

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猶如向地球尋求寶藏運用什麽修辭手法?有什麽作用?

運用了比喻手法,把向古代典籍鉆探比作向地殼尋求寶藏,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聞壹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時的鉆研精神,突出聞壹多先生的好學對書本的喜愛。

這句話出自“農民詩人”臧克家(zāng kè jiā)的作品《聞壹多先生的說與做》,選段原文:

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壹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誌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

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壹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壹劑救濟的文化藥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

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壹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淩亂,他是無暇及此的。

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擴展資料:

壹、語言特色

精練含蓄。比如壹個“說”字,很普通,作者卻賦予多種含義。開頭引用的聞壹多自述中的“說”,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幹什麽或告白自己幹了什麽的意思。

與第5段“他並沒有‘說’,但他‘做’了”中的“說”和第6段中的“說”,則有吹噓、自詡的意思,這裏的“沒有‘說’”,主要是贊揚聞壹多先生的實幹精神和謙虛美德。

“作為革命家”,聞壹多的“說”,是對於革命的宣傳和動員,是對反動派的揭露和斥責,實際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壹個“說”字,竟然表達這麽多的意思!這種結合壹定語言環境靈活地賦予同壹個詞以不同含義的表現手法,是耐人尋味的。

二、寫法解析

夾敘夾議的寫法。本文表達上的壹大特點是夾敘夾議。作者實際上是以議論來結構文章的。第壹、二段是第壹部分的敘述的綱領,第七段是第壹部分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

第八、九兩段是第二部分的綱,最後壹段則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應,有首尾照應,有行文前後的多次照應,有行文與題目的照應。

多種方式的照應,使文章的結構嚴謹,而且形成了壹種旋律,壹種氣勢,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這些照應,又幾乎全是議論。由此可見議論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說和做——記聞壹多先生言行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