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東漢以後。中國出現了300多年的分裂混亂局面。到隋朝又趨於統壹。隋政府在文化上的建樹,是大力提倡佛教,尊重儒學,廣泛搜集歷代典籍:在科技工程上的豐碑則是修建千古運轉的大運河。由於倡導科舉制度。使讀書人大增。儒家典籍得以廣泛流傳。尤其是當時寺院林立,僧侶眾多,無休止的抄寫佛經,使人們迫切需求壹種快速復制圖文的方法,這就激發了印刷術的發明。
到了唐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科技的鼎盛時期。在國家統壹、政治開明、文化繁榮的社會氛圍下,人們對書籍產生了大量的需求。所有這些都為印刷術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歷史文獻和留存實物證明,促使印刷術發明的有兩大社會因素:壹是佛教的興盛。需要大批量的佛經、佛畫;二是科舉制度的推行,刺激更多的人讀書。社會對書籍的需求量大增。隋唐社會,都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正如明代學者胡應麟所說:“雕本(印刷)肇自隋時,行於唐世,擴於五代。精於宋人。”這是對印刷術發明、發展的精確概括。
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徑行印刷的技術。它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幾個階段。雕版印刷的版料,壹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制版和印刷的程序是:先把字寫在薄而透明的綿紙上,字面朝下貼到板上,用刻刀按字形把字刻出,然後在刻成的版上加墨。把紙張覆蓋在版上,甩刷子輕勻揩拭,揭下來,文字就轉印到紙上並成為正字。
雕版印刷術發明的年代尚未確知,學術界壹般將其開始定於7世紀間。早期印刷活動主要在民間進行,多用於印刷佛像、經咒、發願文以及歷書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鋒紙印普賢像,施給僧尼信眾。1966年在南朝鮮發現雕版陀羅尼經,刻印於704—751年之間。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現收藏在英國倫敦博物館的唐成通九年(868)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的《金剛經》。是現存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此件由七張紙粘成壹卷。全長488厘米,每張紙高76.3厘米。寬30.5厘米,卷首刻印佛像,下面刻有全部經文。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純熟,圖文渾樸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濃厚勻稱,清晰鮮明,刊刻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
9世紀時,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當普遍。五代時期,不僅民間盛行刻書,政府也大規模刻印儒家書籍。自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起,到後周廣順三年(953),前後二十二年刻印了九經、《五經文字》、《九經字樣》各二部,壹百三十冊。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技術臻於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陽、四川的成都刻印質量為高。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張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經》,費二十二年,計壹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達十三萬塊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壹部書。元、明、清三代從事刻書的不僅有各級官府,還有書院、書坊和私人。所刻書籍,遍及經、史、子、集四部。
彩色套印於北宋初年就在四川流行有“交子”,即用朱墨兩色套印的紙幣。14世紀時元代中興路(今湖北江陵),用朱墨兩色刊印的《金剮經註),是現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到16世紀末,套色印刷廣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