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訓詁學概說;陸宗達先生認為:“訓詁學是漢語言學裏研究語言思想;周大璞認為:“訓詁學研究語義;王力先生也說過:“語言學也可以分為三個部門,第壹;黃侃先生他在繼承章炳麟先生“語言文字之學”的思想;洪誠先生認為:“訓詁的任務是解釋語言,訓詁學是研;殷孟倫先生認為:“訓詁學是漢語言學的壹個部門,它;訓詁學與訓詁不是壹回事,訓詁是訓詁學的研究對象,;二、註釋學概說
壹、訓詁學概說
陸宗達先生認為:“訓詁學是漢語言學裏研究語言思想內容的壹門科學,也就是語義學。”
周大璞認為:“訓詁學研究語義。訓詁學也就是語義學。”
王力先生也說過:“語言學也可以分為三個部門,第壹是語音之學,第二是語法之學,第三是語義之學。這樣,我們所謂語義學的範圍,大致也和舊說的訓詁學相當。
黃侃先生他在繼承章炳麟先生“語言文字之學”的思想基礎上,進壹步發展了學科觀念。“詁者,故也,即本來之謂;訓者,順也,即引申之謂。訓詁者,用語言解釋語言之謂。若以此地之語釋彼地之語,或以今時之語釋昔時之語,雖屬訓詁之所有事,而非構成之原理。真正之訓詁學,即以語言解釋語言,初無時地之限域,且論其法式,明其義例,以求語言文字之系統與根源是也。”
洪誠先生認為:“訓詁的任務是解釋語言,訓詁學是研究怎樣正確地理解語言,解釋語言,也就是講清楚怎樣註釋的道理。”
殷孟倫先生認為:“訓詁學是漢語言學的壹個部門,它是以語義為核心,用語言解釋語言而正確地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科學。
訓詁學與訓詁不是壹回事,訓詁是訓詁學的研究對象,訓詁學要探求訓詁的方法、體式、原理等,訓詁學的目的是要探索詞義發展的規律,揭示詞義系統,推求語源。訓詁小學偏重於以雅學為骨幹的訓詁專著。《爾雅方言廣雅》等屬入小學類。訓詁學的出現是以在文章中解釋文本詞語的形式出現的。
二、註釋學概說
註釋學作為學科名稱,最早由朱星先生提出。他在1973年寫成的《中國註釋學概論》初稿中,首次使用了“註釋學”壹名。
許嘉璐定義,認為註釋學是“研究給古書作註釋的原則、方法、規律等等問題的科學。這是壹門帶有邊緣性的實用科學;它將從註釋古書的實際工作中總結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並反過去用以指導人們的實踐。”
汪耀楠先生在《註釋學綱要》壹書中明確指出:“註釋應當有明確地要求,這個要求就是以今釋古,以淺釋深,以普通話釋方言,以具體明確的內容解釋含義廣泛的概念。”
訓詁學發展成註釋學:(P20)“在語言三要素中,語義最重要。傳統訓詁學的優點在於它沒有把語義看成壹個封閉系統,而是根據語言的自然屬性,把語義的訓詁與語言反映的極為復雜的主客觀世界聯系起來,從人類生活的廣闊領域尋求語言意義。但傳統訓詁學最大的缺點,也在於它的無所不包。在科技進步,文、理分化,各種學科逐漸分立,研究逐漸細密的今天,如果不改變它本身的缺點,把它的研究對象集中在詞義、語義上來,它就只能徘徊於傳統語言文字學的範圍,無法進入現代語言學的殿堂。”
再者,由於古籍註釋自古以來是少數專門家的事情,如鄭玄、馬融、盧植等,自幼受到父輩或名師真傳,從而是的決定了註釋的人無須獨立門戶;此外,訓詁
小學的註意力偏重於以雅學書為骨幹的訓詁專著,並未給夠註釋壹定的註意和研究。隨著時代的發展,古籍註釋的範圍逐漸變廣,大眾化需求較多,需要專門學科的建立。註釋學的建立完全是現實生活所提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