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簫是壹個大文化的概念,姑且可以稱之為簫文化。為什麽這樣說呢?壹個是從歷史的悠久來看,中國簫的歷史是所有文化形態中之最古老者。我們說人類有5千年的文明史,這自然不錯;但是出現在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有蹤跡可尋的,中國簫是壹個突出的例證。眾所周知,誕生於8千年以前的河南舞陽賈湖文化骨笛可以說是中國簫的鼻祖,它開創了中原文化的先聲。二是從文化品位來看,中國簫的文化品位極高,可以媲美古琴,受到歷代文人的喜愛。宋代著名詩人蘇軾在《赤壁賦》中對簫的傳神描述:“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至今讀之依然如江夜聞簫,悠悠在耳。三是從內含來看,中國簫的內容極其豐富,其形制演變、孔位布局與歷史上度量衡、樂律學有密切的關系。簫的前身——答(口旁加兩口,下加扁去戶)曾是壹種量具,在音頻儀、較音器未被發明以前,歷史上與簫同宗的的律管是作為標準定音器而被尊崇的,其重要性非同小可。四是從覆蓋面來看,中國簫不僅貫穿了整個歷史,而且上自帝王、士大夫,下達平民百姓,其普遍受到了各個階層的廣泛喜愛,那種月下林中獨自吹的絕妙境界,令人無限響往。所以,我們把中國簫放在大文化範疇中加以考察,才能對其文化價值作出正確的評估。
傳說中的簫
吹簫引鳳的故事在古代的傳說故事中是頗有名的。這個故事說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喜愛吹簫,當時有壹個名叫蕭史的男士吹簫技藝很高,能在簫上吹出鸞鳳之音,秦穆公就把女兒嫁給他,築起高臺給他們居住。數年後的壹天,弄玉乘鳳,蕭史乘龍,二人忽然升天而去,成為帶簫修行而成仙的人。這個故事載於《列仙傳》。
傳說楚漢相爭時,劉邦巧施張良之計,差人月夜用簫吹奏楚曲,從而瓦解了楚軍的鬥誌,壹舉擊潰了楚軍。可見簫的威力之大。
現實中的簫
近年來喜愛簫的男女青年尤其是女青年越來越多,詢其原因,答曰:簫聲很好聽。壹天,筆者向壹位女青年示範演奏,隨著娓娓動聽的簫聲,女青年的眼神由凝固而變紅,接著淚珠滾滾而下。在另壹場合,當筆者正在聚精會神地吹奏時,忽見壹位女青年頭部漸漸垂於胸前,催眠似的沈沈睡去,當簫聲結束她被喚醒時竟然壹時睜不開眼睛。真是不可思議。
至於外國人對簫的註意更是不同尋常,許多外國人在談到他們對簫聲的印象時說,簫聲使人冷靜思考,是壹種與爵士樂完全不同的特殊的音樂。筆者應邀訪問日本時,日本文化界人士贊揚簫音如“天籟”。筆者壹位吹簫女弟子在南韓留學時,南韓幾所高等學校允許這位女簫手報考南韓設立的中國簫研究生,開創了有史以來簫專業研究生的先例。這真是值得大書壹筆的幸事。
簫與易
《周易*說卦第十壹章》:“震,為雷、為龍……為蒼竹(下加良)竹、為萑葦。”這段文字用現在的白話解釋,大意是:“震為動,故為雷。陽在下,有動蕩不已的樣子,故為龍……震為東方,東方屬青,故為蒼竹(下加良)竹,萑葦下莖實,而上斡虛,如荻、蘆之類,象震陽在下、陰在上之象”(《周易今註今譯》南懷瑾、徐芹庭註釋,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竹音在八卦中與龍相比擬,這與後世人們對簫、笛習慣描述:龍吟、龍笛……何其相似乃爾。因此,我們可以說:歷代對龍笛的稱呼當源於《周易》
簫與氣功
簫與氣功有什麽關系?各人有其不同的感受。拙作《中國笛簫》自3年前面世以來,筆者陸續地收到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來函,廣大讀者對筆者的鼓勵是令人欣慰的。也有壹些熱心的讀者由此書伸發開去,寫了壹些很有見地的文章。福建駱庭萱先生在《中國氣功》發表的《洞簫與氣功》壹文,便是壹篇值得壹讀的奇文。作者從簫音“扶正祛邪”的功能談起,探索了簫音的奧妙。現根據這篇文章的其本觀點,綜述如下:吹簫的坐姿,如同練功的坐式。身直頭正,內頜微收,含胸拔背,兩手扶簫抱於胸前,符合“曲則有情”的機理,能增強人體氣場,如果加上放松入靜的意念,恰恰是正宗練功姿勢。
吹簫的呼吸,壹般是長呼短吸,急吸緩呼,胸腹式呼吸結合,但以腹式呼吸為多。吹長音時,常常出現逆腹式的呼吸狀態,使人有壹種氣沈丹田、腹部充實的感覺。這是壹種“息不調而自調”的練功調息法,比較有意的調息要自然得多。
吹簫的口型與功法“六字訣”“吹”的口型大致相符,“六字訣”的“吹”對應人體的腎臟。在酉時(17—19時)吹簫,氣血流註腎臟,幾分鐘後,感到腰椎命門和腎區有壹股舒適的暖流,不斷地向脊椎擴散。
吹簫時指頭的起落,類似氣功的扳指法,可以啟動全身經氣的運行。
簫音樸質天然,豐富豁建,能高昂清越,能圓潤柔和,能粗獷奔放,能松沈靜遠……松沈靜遠的簫音,給人以清幽遐想的氣氛,使人排除雜念,進入忘我的境界。
除此之外,筆者以為探索簫音與功法內在聯系,還應當包括以下內容,諸如上下貫通、感悟能力等等。
吹簫應上下貫通,下丹田(臍眼下約3寸處)座落於由雙臀與小腹撐起的三角區,經過中丹田(臍眼上方約4寸處)的自然張力作用,直達上丹田(天目附近),上下貫通壹氣,無窒無礙,應達到松圓潤透,妙趣天成的境界。
吹簫有感悟能力,俗話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與佛經的“頓悟”是相通的,都強調悟性。簫法與功法可能如出壹轍,但二者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功法是壹種無聲技能,而簫音則是有聲藝術。誠然,將氣功與吹簫融會貫通,吹簫時做到曲由心生、神隨音馳,二者相得益彰,確是妙極人寰,珠連璧合之舉。
橫吹笛子豎吹簫
民間有句俗話:橫吹笛子豎吹簫。這句話形象地概括了幾千年以來簫笛發展的歷史。回顧簫笛的歷史,從周代的竹(下加龠),到漢代的長笛,下續晉泰始笛,從唐、宋洞簫和尺八,直至明、清單竹簫,現代的簫,無壹不是在豎吹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漢代的橫吹,到唐、宋的橫笛,下續近代的曲笛、梆笛,無壹不是在橫吹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們在古籍上看到簫、管的字,除個別例外的情形,應視作豎吹的樂器;看到笛或竹(下加逐)的樂器,則不壹定是橫吹的樂器。這是為什麽?因為當今簫、笛分流,豎、橫有別,嚴格地說是從唐、宋以後才加以認定,約定俗成,從而流傳下來的。然而在唐代以前,壹些豎吹的樂器,例如長笛,是稱之為笛的,這其中經歷了歷史的演變。因此,唐、宋以前,尤其是漢代以前,凡在史籍上出現笛或竹(下加逐)字,很可能是指壹種豎吹樂器。
簫、笛的豎與橫之別,近來也有含糊不清的命名。例如河南舞陽賈湖出土的骨制樂器,明明是豎吹,卻被命名為骨笛。我想這可能是延續了漢代以前的叫法。所以,簫、笛的區別,唐代是壹個分水嶺。
我們以為簫、笛的區別,豎執橫執只是壹個方面,還有壹個方面是音色、音區的區別。通常把管較長而低沈者稱為簫,較短而響亮稱為笛。古人釋笛音曰:滌滌然。這是形聲詞,推測古代的簫較短,音激而高,故發“滌滌然”之音。現代豎吹的豎笛,就是壹種短而音調偏高的樂器,也稱之為笛。從這壹意義來說,似乎管體偏短、音調偏高、音色響亮的樂器應稱為笛,管體偏長,音調偏低、音色柔媚的樂器應稱為簫。古今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