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G317川藏北線自駕遊攻略

G317川藏北線自駕遊攻略

到G317川藏北線自駕遊,沿途美景不斷,是公認的景觀大道,但是駕駛難度也要高很多,那麽在G317川藏北線線自駕遊玩有哪些比較好玩的地方呢?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了遊玩路線。

川藏北線跟川藏南線有所不同,是壹條進藏保通路、軍事物資運輸主幹道,國家重視程度比較高,路況不會很差。

而北線G317原是由川入藏的壹條補充線,沿線城市也沒有南線那麽富裕,國家沒那麽重視,存在沒錢保養、修路的情況,導致路面狀況非常糟糕。

十幾年前走G317的旅行者甚至都無法相信這是壹條國道,進而戲稱它為“假國道”。

由於它所穿越的地方比G318更加偏僻,海拔更高,峽谷、高山更多,再加上當時公路條件差的現實因素,使它的駕駛難度遠在G318之上。

如今,隨著國家基建實力的提升,G317的路況比以前好了不少。接下來,就隨著G317川藏北線壹路往西,見那精彩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遺跡,了解它與G318的不同。

這壹路上,既有墨香紙白的聖地德格、“西天瑤池”玉隆拉措,又有曾經“川藏第壹險”的雀兒山、“天空之城”孜珠寺、“天湖”納木錯。

羌藏文化段

走進汶川,來到羌族聚居區,也就走進了羌文化的世界,作為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壹,漢文化、藏文化均與它有所關聯。

第壹站汶川

壹場地震,舉世矚目。

從成都過都江堰再去汶川,這壹段路實際上是走在G213上,並沿著岷江離開四川盆地進入橫斷山。因此剛出成都,妳就可以很快體驗到橫斷山脈帶來的壓迫感,雄偉的高山與兇險的深谷組成的壯美絕景,不絕於眼。

壹進入邛崍山脈,最先碰見的小鎮是汶川映秀鎮,為阿壩州南大門。14年前,這座小鎮因不幸身處震中,幾近完全摧毀。

如今,小鎮已完成重建,留下了映秀震中遺址,***同組成最大的5?12地震遺址。

而從汶川沿著岷江支流之壹的雜谷腦河壹路往西,就會來到理縣。它既是G317正式往西走所途經的第壹個縣,也是體驗橫斷山區美景與兇險結合的極佳之地,如畢棚溝、米亞羅。

如果妳時間比較充裕,可以走G347到阿壩縣,然後再去蓮寶葉則,只需要簽壹個安全協議,就可以開車進去露營。

汶川縣距馬爾康市204公裏,行車用時約3小時20分鐘;壹路走G317過理縣、米亞羅、鷓鴣山,即可抵達馬爾康。

第二站馬爾康

從梭磨河到土司官寨

離開岷江流域,進入大金川流域,沿著G317向西而行,穿過鷓鴣山隧道,就會遇見梭磨河。

河因嘉絨十八土司之壹的梭磨土司而得名,梭磨屬嘉絨藏族的壹支,與卓克基、松崗、黨壩三土司的領地組成馬爾康的行政區域雛形。

因這裏地處漢藏交界,離漢區比較近,所以漢化程度較高,大多數人既會說嘉絨語,也會說漢語。

之後沿梭磨河往西,來到川藏北線第壹座高海拔城市、阿壩州首府——馬爾康。初次聽到這座城市時,也許有人會奇怪,為什麽它的名字像壹個人的名字?

馬爾康因為瑪康寺得名,寺為壹位叫做瑪康的活佛所建,而瑪康又可以漢譯為馬爾康。

在梭磨河畔,有壹處土司遺址,卓克基土司官寨,為嘉絨十八土司之壹卓克基生活辦公的地方。紅軍長征時,毛主席與其他中央領導在這裏住了壹周,就往北過草地。

如果妳看過阿來寫的《塵埃落定》,那大概會對這裏感到熟悉,因為小說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官寨的主人。

在馬爾康跟觀音橋之間,有壹條S211接上G248,可以進入網紅的金川河谷,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整個金川河谷都會開滿梨花,非常漂亮。馬爾康市距觀音橋鎮70公裏,行車用時約1小時30分;繼續走G317過松崗鎮、白灣鄉、溫古村,沿杜柯河到觀音橋鎮。

川西民俗段

川西民俗,是川西地區在獨特的地域、歷史條件下,所發展起來的壹種鄉土文化,與中原文化迥然不同,但在與中原文化交匯的地方,又呈現出融合的特點。

第三站觀音橋

觀音道場

壹千五百多年前,陶淵明創造了壹個令無數後人尋找的桃花源——純樸而自然的田園配以怡然自得的生活,成為人們忘卻凡間事的樂土。

觀音橋,恰是眾多桃源尋覓者眼中的壹處,小橋流水人家與信仰堅定的朝聖者成為鎮中最美的風景線。

實際上,觀音橋鎮因建於1850年的觀音寺而得名,也是古時進藏的壹個驛站點,所以鎮中觀音寺的名字用的是漢文。

觀音寺,全國三大觀音道場之壹,為眾多信徒心中的聖地,據說來朝聖三次,就相當於去了壹次布達拉宮。

離開觀音橋,壹路往西,在色曲橋前有壹個分叉口,如果妳想去色達,可以從這裏往北走G227,過吾依鄉、壤塘到青海的班瑪縣,再轉G548往南到色達,最後回到G317。這條路線,如果有時間的話,非常值得走壹走,壤塘文化、色達文化非常豐富,同時也是羌藏文化走廊,可以深入體驗羌藏文化。

觀音橋鎮距爐霍縣185公裏,行車用時約3小時20分鐘;沿杜柯河、色曲,經蒲西鄉、石裏鄉、翁達鎮,後穿老折山隧道,過泥巴鄉就到爐霍縣。

第四站爐霍

天空下的藍寶石

爐霍縣城沒有什麽特別人文景觀,這實際上是壹個交通樞紐點,往南面可以走G350、G248到塔公草原、新都橋,再接上川藏南線G318。

也可以直接走G350穿越四姑娘山到映秀鎮,這壹段是著名的網紅公路——熊貓大道。

不過在離開縣城後,在充古鄉可以碰見壹個清澈如碧玉的湖泊——卡薩湖,每逢候鳥遷徙時,可以在這裏見到壯觀的水鳥自然風光。

從卡薩湖邊上的Y004向西北走,可以去到四通達鄉,鄉內有壹座奶龍山,為朵康地區聞名的神山,傳聞為格薩爾王三十員大將的屯兵練兵之地。

沿著G317再往西,翻越海拔3980米的洛戈梁子埡口,進入雅礱江流域,甘孜也就到了。

這裏是茶馬古道的壹處重要驛站,也是格薩爾文化流傳最廣、傳承最完整的地方。

格薩爾王城,建於世界三大史詩之壹《格薩爾王傳》中“霍嶺大戰”遺址上,壹處人工痕跡非常明顯的景區,就在G317旁邊,對於想了解格薩爾文化的旅行者而言,是壹個不錯的窗口。

甘孜縣距德格縣184公裏,行車用時約3小時45分鐘;由甘孜縣往西走G317,過錯阿鎮、馬尼幹戈鎮、玉隆拉措,後穿過雀兒山隧道,經柯洛洞鄉到德格。

第五站德格

藏族文化聖地

甘孜縣與德格縣之間隔著壹座曾被譽為“川藏第壹險”的雀兒山,及壹個美麗的湖泊,玉隆拉措,也叫新路海。

玉隆拉措,有“西天瑤池”之稱,是川藏北線G317上的壹處明珠,探訪者並不多。最佳的觀景點是公路邊上的小坡,天氣好時,早點的話可以碰見日照金山。

雀兒山,山體海拔6168米,埡口海拔5050米,原本是老川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但隨著海拔4378米的雀兒山隧道通車,老路年久失修,塌方嚴重,亂石縱橫,除了越野探險者以外,很少人探訪。

穿過隧道,進入金沙江流域,也就來到了藏族三大文化中心的德格縣。

德格印經院,藏傳佛教聖地,藏族三大印經院之首,世界規模最大的手工木版印刷地,收藏著70%左右的藏族文化古籍。

印經院不像佛學院,很難發展壯大,如果想看與兩百多年前無異的藏經制作過程,那麽只能趁早,壹旦泯滅於時間,再也見不到了。

如果妳不著急穿過雀兒山,可以選擇在雀兒山山腳下的馬尼班戈鎮走S456到石渠縣,見壹見松格瑪尼城。

德格縣距江達縣93公裏,行車用時約2小時20分鐘;從龔埡鎮往南穿崗托隧道,後過金沙江而到崗托村,再穿矮拉山隧道到同普鄉,沿著字曲河到江達縣即可。

康巴風情段

康巴,又叫康巴地區,是我國三大藏族聚居區之壹,在自然景觀上,高原湖泊、綠色草原無不令人耳目壹新;在民族文化上,壹年到頭的節日數不勝數,從隆冬到盛夏,再到金秋、陽春,賽馬會、金馬節、迎秋節等節日接續而來。

第六站江達

秘境桃源深藏其中

從德格往南,穿過崗托隧道,再過金沙江,便正式離開四川,進入西藏的江達。

當年解放軍18軍從這裏強渡金沙江,僅用壹天的時間就擊退了駐守在崗托村的藏軍,並成功解放崗托村,村子成了“西藏解放第壹村”。

雪巴祥水山莊,深處雪巴溝秘境,它的出現既解決了崗托鎮住宿的問題,也更加靠近雪山深谷,猶如遠離塵世的世外桃源。

居住其中,只需要推開窗戶,就能夠見到峽谷、河流、雪山相互映襯的美景,擡頭看,雪山垂直自然風光帶非常明顯與震撼。

之後穿越海拔3970米的矮拉山隧道、海拔4240米的雪集拉山埡口,來到瀾滄江流域。

江達縣距昌都市230公裏,行車用時約4小時45分鐘;全程走G317,與旁邊的他念他翁山脈並行,經卡貢鄉、青泥洞鄉、妥壩鄉,之後在柴維鄉壹直往南到昌都市。

第七站昌都

西藏和平解放的關鍵

昌都,藏東最重要的壹座城市,進入這座城市,實際上就已經進入了明清時期進藏的官道及驛站。

這條驛道的路線,在四川境內大體跟現在的318國道重合,進藏以後則在317國道和318國道之間,沿著藏東芒康山脈、寧靜山脈和他念他翁山脈及河流的走勢逶迤前行,然後從昌都西行,經索縣、比如縣夏曲鎮、再經當雄到拉薩,橫越藏北草甸和草原,大體與今天317國道平行,被稱為“大北路”。——才華燁主編.

入藏八線[M].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03.

昌都也是當年解放軍和平解放西藏的關鍵,是“以打促和”的決戰點,當持續19天的昌都戰役以解放軍的絕對勝利而落下帷幕,西藏也實現了和平解放的目標。

昌都北面與西面,是紮曲與昂曲,這兩條河流進入昌都後匯成瀾滄江,因此瀾滄江這個名字,是從昌都開始。

離開昌都往類烏齊這壹段公路,是G317與G214的***線段。這條路上,在2019年以前,必須經過有著“鬼門關”之稱的珠角拉山(4688米,埡口4600米)。後來珠角拉山隧道通車,這座山不再是進藏的阻礙。

當然,如果妳希望體驗壹下老路,可以在珠古村直接走上去,缺點是因隧道的開通,老路缺乏維護,變得更加難走,也更危險。

穿過隧道後,很快就到G214與G317相交的類烏齊,這裏也可以說是進藏官道與唐蕃古道的交匯點。

類烏齊縣距丁青縣142公裏,行車用時約3小時20分鐘;走G317經卡瑪多鄉、覺恩鄉、沙貢鄉可到丁青縣;孜珠寺位於覺恩鄉與沙貢鄉之間,需從G317轉Y535,走盤山小路去到。

高寒草原段

從丁青走出來,基本就在那曲藏北高寒草原上,這是壹片未曾開發的處女地,美麗富饒與綠色生機“統領”這片草原的壹切。雖然難以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但可以更清楚見到悠哉的牛羊。

第八站丁青

孜珠寺

丁青位於他念他翁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的怒江河谷地帶,曾是外象雄的中心。在縣城的西面,有壹座海拔4800米的孜珠山。

山上矗立著壹座三千多年歷史的寺廟——孜珠寺,傳聞佛祖弘揚佛法的時候,曾到這裏傳法,並給予加持。

它既是康區壹帶苯教儀軌保存最完整的寺廟之壹,也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之壹,繁盛時期的僧人多達三千余人。

如果妳對薩普神山感興趣,可以在過巴青縣、索縣後,在紮拉鄉向比如縣方向走,經拉錯多、察誇村、紮學多、雜瑪多、察隆村等村莊後,抵達比如縣,之後往東南走上G558,到羊秀鄉修整壹下,最後再去薩普神山。自

丁青縣距那曲市476公裏,行車用時約8小時40分鐘;由丁青往西走G317,穿過斜拉山隧道就可到巴青縣,後過索縣、紮拉鄉、夏曲鎮、達前鄉、孔瑪鄉而到那曲市。

念唐雪山段

相比起南面的喜馬拉雅山、北面的昆侖山聞名遐邇,念青唐古拉山略顯低調,它不是劃分國界、省界的山脈,而是與岡底斯山壹同劃分西藏南北的重要自然分界線。

第九站那曲

那曲草原

那曲,原是老G317的終點,如今早已不是結束點,而是壹個樞紐中心,G317從這裏繼續往西北延伸至阿裏噶爾。

納木措,天上神湖,它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因壹年四季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壹樣的藍色光焰,有時只需要站在湖邊幾分鐘,就可以在雲層翻湧、湖面波瀾的情況下,親眼見到夢幻般的藍色舞曲。

壹般而言,旅行者都會跑去青龍鄉再去到納木錯旁邊的聖象天門,但由於目前納木錯北岸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劃分問題,該景點也已經封閉。

聖象天門正處於保護區核心區,根據現有相關法律條例,不允許任何單位、個人、遊客進入核心區。

因此,只能去納木錯南岸的紮西半島,但目前半島住宿設施均已拆除,不再提供餐飲與住宿,比較適合有露營需求的旅行者。

當然,如果妳已經很疲憊了,也可以直接在那曲走上那拉高速G6,壹腳油門到拉薩。

如果妳感興趣的話,可以沿著G317從那曲壹路走到阿裏,但作為初次進藏或者沒有那麽多時間的話,直接走G109或者那拉高速G6到拉薩。由於G109是壹條進藏的物流大通道,沿途限速、大卡車都特別多,遇到堵車的時候,妳會堵到崩潰,建議不是為了納木措,可以直接走那拉高速G6。

那曲市距拉薩市332公裏,行車用時約5小時35分鐘;在那曲往南走G109,過當雄而到拉薩;或者直接走上那拉高速G6,4個小時就可以抵達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