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傳屍勞簡介

傳屍勞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註解 4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傳屍勞的方劑 2 治療傳屍勞的穴位 3 治療傳屍勞的中成藥 4 古籍中的傳屍勞 1 拼音

chuán shī láo

2 英文參考

consumptive diseas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傳屍勞為古病名[1]。見《聖濟總錄·骨蒸傳屍門》。又名傳屍、勞瘵、屍註、殗殜、復連、骨蒸等[1]。系壹種相互傳染而廣泛流行的病證,包括現代醫學的結核病[1]。《證治要訣·虛損門》:“傳屍勞,骨肉相傳,甚至滅門。此其五臟中皆有勞蟲,古名瘵疾。”癥見寒熱,盜汗,咳嗽,咯痰,咯血,疲乏,消瘦,飲食減少,泄利,腹部有塊,遺精,白濁,或經閉等[1]。治宜益氣養陰,清熱殺蟲[1]。可選用獺爪丸、百部清金湯、潤神散、黃連飲等方[1]。

參見勞瘵、虛勞:

勞瘵為病證名[2]。壹作癆瘵[2]。又名傳屍勞、勞極、屍註、殗殜、鬼註[2]。指癆病有傳染性者[2]。《濟生方·勞瘵》:“夫勞瘵壹證,為人之大患,凡受此病者,傳變不壹,積年染疰,甚至滅門。”《三因極壹病證方論·勞瘵敘論》:“大略令人寒熱,盜汗,夢與鬼交,遺泄,白濁,發幹而聳;或腹中有塊,或腦後兩邊有小結核,連復數個;或聚或散,沈沈默默,咳嗽痰涎,或咯膿血,如肺痿、肺癰狀;或復下利,羸瘦困乏,不自勝持,積月累年,以至於死,死後乃疰易傍人,乃至滅門者。”《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五臟之氣,壹有損傷,積久成癆,甚而為瘵。癆者,勞也,勞困疲憊也;瘵者,敗也,羸敗雕敝也。虛損癆瘵,其病相因。”本病證可見於結核病等[2]。

虛勞為病名[3]。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又作虛癆[3]。包括氣血、臟腑等正氣損傷所致的虛弱癥和某些具傳染性、表現為虛弱證的疾病(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3]。後世多將前者稱為虛損,後者稱為勞瘵或傳名屍勞(見《三因極壹病證方論》)[3]。

4